文昌星:
1、文昌本星名,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2、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
4、指星神文昌帝君。其成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
文昌星,是文运的象征,原本是星宫名称,不是一颗星,共六星组成形如半月,位于北斗魁星前,因其与北斗魁星同为主宰科甲文运的大吉星,所以同文曲星混为一体于同魁而分不清。实际上,是不同星座的两码事,文曲星是北斗魁星中的其中一颗星,而文昌星则是六颗星的总称。
但文昌星与北斗魁星太异曲同工而同称为文昌斗魁。同时,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奎星,也因主宰科甲文运而称文昌奎星。文昌星在科甲文运中是司礼文武爵禄科举之本,与北斗魁星和西宿魁星同堂通用。文昌星在中国道教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天上星官的名字,民间认为它是专门管理人间读书和文上功名。
文昌帝君:
一般认为他是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祇。其受民间的奉祀,从周朝以来,历代都相沿制订礼法,列入祀典。
历史传说:
文昌帝君本名张亚子,唐朝越隽(现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人氏,后来迁到七曲山(四川省梓潼县),因笃信道教,广宣道教教义于四川,死后人们敬仰他的品德,就在七曲山建庙,命名为“清虚观”,并且于碑上刻上“梓潼君”,成为梓潼神,供人祭拜。
唐朝唐玄宗、僖宗逃到四川期间,曾利用这种信仰,封梓潼神为左丞相、济顺王。至元仁宗延佑三年敕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在历代受封中,到此这个封号中出现文昌二字,就和文昌星信仰结合起来,从此梓湩帝君就成了文章、学问之神,职责掌管文昌府的事务。由于唐朝帝王的大力推崇,梓潼神的地位陡长,从一个地方神而成为全国性的大神,并逐渐与文昌神合而为一。
宋元间的道士见此种信仰可以利用,就把文昌称为文昌帝君,尊为主仙、人鬼生死爵禄的神。古代士人仕进,以科举为途径,于是天下府县,处处建立文昌宫。明代以后,每一所学校都将部分建筑物用于供奉文昌帝君。清代,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生日那天,朝廷要派人前往北京文昌庙祭祀,文昌虽是道教之神,但带有浓厚的儒教色彩。
南宋间,道士假借文昌帝君之名,作了《文昌帝君阴涉文》,这是一本托名文昌帝君劝说世人行善积德的劝善书,此书在过去十分流行,影响很大,与《太上感应篇》和托名关羽所撰《关帝觉世真经》为三大劝善真书。
文昌帝君掌理考试命运、主宰士子的功名利禄,比孔子还受读书人的欢迎。同时他也是刻字、书店、文具店、说书、抄纸的行神,所以昔日书商公会就叫做“文昌会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