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神针:
1、指如意金箍棒,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所使用的兵器。
2、新疆天池景观。在天池湖岸边有一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傲然独立的大榆树,这就是天池八景之一的“定海神针”。
3、定海神针是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景点。建成后的定海神针,形状类同人们熟知的“如意金箍棒”,高二十八米,占地面积二百八十平方米,共分三级,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端为金属质材料,体现金光闪闪的效果。中间为红色,雕有盘龙,寓意着盘龙时刻保卫着百姓,永不受自然和外敌的侵犯。
4、定海神针是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景区景点。全高19.2米,围径40公分,为黄龙洞最高石笋,两头粗中间细,如果按专家测定的黄龙洞石笋的年平均生长速度仅为0.1毫米, 那么依此推算,“定海神针”生长发育至今已有20考高分网史了,而且仍在继续生长。
如意金箍棒:
原本是兵器,是太上老君所炼制,其名字也是太上老君所取,并刻在棒身上,是最初的名字。后来被大禹借走治水,才被大禹取了第二个名字“天河定底神珍铁”。
按书中所说实际应称为“神珍”,“神针”一说是逐渐演化而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为孙悟空所得后,不用时变作绣花针大小。
2、大禹治水,将其插在海底,看起来如同“针插入”。
3、“针”同“珍”,且更为生动形象,但是属于讹传,尊重原著,宜写作“珍”。
金箍棒外形:
两头由两个金色金属片箍住,中间是一段乌铁(黑色),有星斗铺陈;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并有密布的花纹和龙纹凤篆。在东海时有斗来粗、二丈余长。后孙悟空将其调整为最适合自己的丈二长短、碗口粗细,平时则缩成绣花针藏在耳内。
原型:
昔日,华夏神州水患年年,民不聊生;乃有禹帝治水,其时,为测江河深浅,取一铁棒,可随心长短,入江河湖海,深浅立现。
水患平定后,禹帝将此铁丢入大海,取意海河永固;被东海龙君所得,供奉起来,称为“定海神珍铁”。俗语有云: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此铁正是那架海金梁的具象化体现。
后,天产灵猴孙氏悟空道成归山,龙宫借宝;神器应主,璀璨生光,正可谓宝剑英雄,相见恨晚。此后便一直伴随这位齐天大圣美猴王,上闹三十三天,下砸十八地狱。乃是神器榜上天下第一棒。
在《佛本行集经》卷十三《角术争婚品》中描写的净饭王的弓和悉达太子施弓的情形以及对四周的震动,认为很像孙悟空取棒的故事情节。敦煌写卷《庐山远公话》中的一则故事提到树神的等身铁棒以及长叩三下,鬼神俱至的情节,认为是中国文学传统中将铁棒作为法器的先例,这二者的结合可能是金箍棒的原来模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