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什么意思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什么意思,第1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什么意思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

天下:指天下的事物。

于:比。

攻:攻击,进攻。

莫:没有。


出自《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柔能胜过刚,弱能胜过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常说: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担全国的灾难,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确切的话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

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听起来)却象反面的话一样。这是老子从现象世界所存在的大量矛盾统一的事物中总结出的一个普遍原则。在《老子》一书中,可谓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充分体现了老子思想的辩证法与深刻性。

柔能胜刚,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在观察事物、阐明道理时所引用的例子,最典型的莫过于水。民间谚语有"水滴石穿",也精妙地概括了自然界这一神奇的现象。洪水泛滥时那淹没田舍、冲毁堤梁的势头,更是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难以阻拦的。柔能克刚,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条法理。

老子由水的现象推而广之,认为柔弱、谦下这类品质,表面看好象处于被动和劣势,实际上却占主动、处于优势。因此做国君的也应当象水这样,保持谦下、柔弱,承担一切屈辱和灾难,好象地位最低下,实际上却可以牢固地保持统治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633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9
下一篇 2022-1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