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的下一句是:更进一步。比喻学问、成就等达到了很高程度以后仍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指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也称作“百丈竿头”。
“百尺竿头”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比喻即使取得好成绩还要努力,含褒义。也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百尺竿头”近义词:
再接再厉、精益求精、勇往直前、一往直前。
“百尺竿头”反义词:
每况愈下、故步自封、日就衰败、墨守成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出处:
出自宋代朱熹《答陈同甫书》“但鄙意更欲贤者百丈竿头进取一步,将来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典故:
据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记载,当时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其佛学造诣极高,常被各地请去传道讲经。
他应邀到佛寺讲经时,有僧人施礼请他解答关于佛教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问题。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唱了一句偈语:“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偈语意为,如果道行的修养到了百尺竿头那样的境地不再前进,那么,虽然了得,却还不是纯真,即使修到百足竿头的顶端,仍然不能松劲,绝对不能自满,也绝对不能中辍,继续用心去做,仔细去做,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