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一般指:妇人伫立望夫日久化而为石,用以喻女子怀念丈夫的坚贞。
“望夫石”的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
译文:武昌的北山上有一块望夫石,如同一个人站立的样子。
“望夫石”的故事:
“望夫石”是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因思念大禹,日久所化成的石头,后表示对丈夫思念深切或坚贞的妻子。禹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辞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了淮河边上的涂山。最终禹凭借一片坚贞,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载的“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翻译:夏后帝启,是禹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涂山氏的女儿。)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为了疏通淮河,禹劈开荆、涂二山,从此这两座山便夹淮河而对立了。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三过家门而不入”(翻译:三次经过家门口而不进去)的千古佳话就此流传。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