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第1张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冰雹是因为天气剧烈变化、冷热气流交替所形成的。冰雹属于固态降水,和雨水以及雪是相同的,是从发展剧烈的积雨云中降落待地面的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成不规则的固态物。

冰雹简介:

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水蒸气过饱和,就会下雨,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形成冰雹。冰雹也被称为雹,它俗称雹子,部分地区叫冷子,是一种天气现象,冰雹在夏季或者春夏交替期间比较常见,这时候空气湿度很大,比较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温度气候。冰雹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雨、雪、冰雹的形成过程: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水汽过饱和,于是就下雨了,要是遇到冷空气而没有凝结核,水蒸气就凝华成冰或雪,就是下雪了,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就会结成较大的冰团,也就是冰雹。

冰雹的危害:

中国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云贵一带,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中国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冰雹云简介:

冰雹云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的,一般可以分为三层,最下面一层温度是在0℃以上,由水滴组成,中间温度在0℃~-20℃之间,由冷却水滴、冰晶和雪花组成,最上面一层温度是零下20℃,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组成。

冰雹大多数发生在4~7月份之间,暖空气比较活跃、冷空气处于很频繁的阶段,降雹多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几分钟到半个小时之内,降雹经常呈现带状分布,宽度在1~2公里之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642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9
下一篇 2022-1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