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时间:
清明节一般是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2020年、2021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2022年的清明节在4月5日。
“清明节”的来源:
清明节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按农历来算了,确切地说是按太阳黄经来算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列举:
1、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2、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3、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5、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6、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7、立夏:夏季的开始。
8、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11、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2、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3、立秋:秋季的开始。
14、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16、秋分:昼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开始。
20、小雪:开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23、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