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侯桐始华,二候田鼠”的完整说法应为“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一侯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的译文:
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喜阳的小鸟来了(字面意思是老鼠变成了鹌鹑那样的鸟儿),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三候”的详细解释:
1、一侯桐始华
“桐花开,清明到。”桐花一开,春意阑珊,此时繁盛的春景即将逝去,因此古诗词中常借桐花凋落表达一种伤春的情绪。桐花开后,麦花、柳花也相继开放。
2、二候田鼠化为鹌
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告别了冗长阴寒的冬季后,在闲暇之日,游走在春日里,晒暖阳,看花开,听鸟鸣。
3、三候虹始见
清明时节,天气时阴时晴,雨水逐渐增多,雨滴也变大了。雨过天晴,阳光明媚,空中架起一道虹桥。彩虹,又称天虹,简称为“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悬浮着的小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就像通过一面三棱镜,分散出不同的颜色,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色彩艳丽。七色光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清明三候”的相关介绍: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中国古代一些作品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柳花开时思亲浓,人们喜欢清明插柳,喜欢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柳树柳花,或是折柳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