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乘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参乘在古代是什么意思,第1张

参乘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参乘”的意思为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亦作“骖乘”,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参乘”的引证解释及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噲者也。’”

翻译: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参乘樊哙。”


古代乘车礼仪:

1、上车姿势要正确

在古代乘车人上车也有一定的标准姿势。古代马车的车厢叫做“舆”,是乘车人所在之处。乘车人从舆的后面上车。而“绥”是车上的绳子,供人上车时拉手之用。


2、左右尊卑别弄错

古人乘车之时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即骖乘,又叫车右)。如若车上坐有妇女,则由男子来驾车。而国君所乘之车的御者,一般由朝臣的子嗣来充当。当遇到位尊者,车左之君须下车行礼;而当需要处理一些驾车途中所遇之事时,一般由车右来负责。


3、分清是站还是坐

秦汉之际,车的形制逐渐丰富多样,车驾可以分为安车与高车。

安车,是一种比较华丽舒适的车驾,乘坐安车之人多是位尊年高之老者、妇女、官宦及知识分子。在后世逐渐演化成国家礼遇之人才及官吏所乘之车,俗称“公车”,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高车,古代车篷高﹑供立乘的车,贵显者所乘,需要站立搭车。


4、车上行礼很独特

按照礼制,古人在行车途中,双手扶式,同时俯首,来表示致敬,这种动作也称为“式”。


5、等级制度别僭越

各个等级、不同场合,乘车都是有定制的,不得丝毫僭越。车上车盖的大小也有规定,等级越高,车盖也越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65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9
下一篇 2022-1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