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钢琴中的慢练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慢练有很多细节方面需要密切关注,而不仅仅是单纯地放慢速度d,那样往往是收效甚微的。
1.一部分手指机能技术的训练的慢练不是等比例地放慢每一个动作,而是拉长每一个不可分割的动作组的时间间隔。
例如平常最为常见的快抬指快下键的手指训练,如果等比例放慢动作就会变成慢抬指慢下键那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技术了,也就完全无法起到最初快抬指快下键的训练目的——训练每个手指的反应速度、指尖的迅速下键和放松。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把每个音都变成长音,每做完一个快抬指快下键的动作之后瞬间放松并停留在琴键上,待做好心理准备之后马上一气呵成地完成下一组快抬指快下键的动作。其他一些快动作和慢动作有本质不同的技术练习同理。通俗一些表达,如果正常演奏是:123412341234...那么正确的慢练方式应该是:1234--------1234--------1234--------...而不是1--2--3--4--1--2--3--4--1--2--3--4--...
2.一部分困难段落的练习中,在慢练时一定不要满足于仅仅把当下那个音d对,而是还要考虑到怎样为d下一个音尽可能提供方便。
也就是说,慢练时d到任何一个音的时候,都要更为明显和夸张地备好d下一个音的把位,特别是涉及把位频繁变换的段落,d到每个音都要考虑到下个音的思维方式尤为重要,每一刻都要保持高度警觉,不要觉得高枕无忧。而且这样在音乐性方面,也更能实现音和音之间更为紧密而顺畅的衔接,避免出现断痕。
3.慢练中的力度和表情方面也有一定可能和正常演奏时有一定的不同。慢练时的力度表情往往会比正常演奏更为夸张和过火一些。
比如说演奏多声部复调时想要突出某一个相对不易突出的声部(比如说内声部),那么慢练的时候个人建议把想要突出和不突出的声部的力度对比尽可能做得更为夸张和悬殊,这样逐渐恢复正常速度时二者的平衡刚刚好;如果一开始就按刚刚好的平衡比例慢练,很可能到正常速度想要突出的那个声部就无法突出了。再比如一些力度较轻但是极具颗粒性、穿透性和紧张度的跑动段落(贝多芬奏鸣曲中很多),这些地方我个人就比较建议慢练时用较强的力度,把每个音尽可能d得通透饱满,强奏慢练练得较为完美之后再逐渐对力度(包括对指尖灌注的重量以及下键速度)加以一定控制,让音量一点点弱下来,这样最终方可得到弱而颗粒分明的声音。而如果慢练时就按正常演奏的音色练习,最终恢复原速后很可能声音会比较虚和飘。
4.慢练也只是练琴方法的一种,仅靠慢练(特别是高级和专业阶段)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说很多肖邦练习曲的跑动部分需要将音按手的把位而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内要按正常演奏速度(甚至更快)快速d过,组和组之间停留多一些时间。(附点法)还有很大一部分乐曲一旦以放慢很多的速度演奏,便丢失了它本来的风格和特点。比如说Allegro慢太多就被生生拖成Largo。所以在谱面基本摸下来、技术没大问题之后,就不要再经常大幅度地降速慢练,否则对这个作品音乐风格的打磨没有帮助。可以稍稍降速(比如说130降到100-110),在大体风格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一点一点打磨细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