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吹葫芦丝?

怎样吹葫芦丝?,第1张

怎样吹葫芦丝

葫芦丝又被叫做葫芦箫,是我国少数民族常用的一种吹奏乐器,尤其是西南部地方的阿昌族、傣族等为喜欢。

葫芦丝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虽然经过后期使用的一些改变,但是在构造上还是留有古代同类乐器的特点。

葫芦箫的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是由一个完整的葫芦,加上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的。在葫芦的柄端,插有一根竹管作为吹口,葫芦作为共鸣箱;葫芦的底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竹管上都镶有一枚铜制或银制的簧片,中间的那根主管较粗,上面开有七个音孔,可以吹出旋律,两旁的副管只能发出与主管共鸣的和音。

葫芦箫和其它箫类乐器一样,音量比较小,但是,它的主管发出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两根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给人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感。由于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因此,有人又把它称为“葫芦丝”。

如何培养内心节奏感?

如何培养并把握自己对于乐器的节奏感是能否吹奏好音乐的必备条件之一,有很多人天生对音乐节拍很敏感,很轻易就可以把握节拍之间的变换,而大部分人却无法做到这样,只能依靠自己的不断努力练习来培养自己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学习葫芦丝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去感知节拍,培养自己的节奏感。

更应该对各种音符的时值长短要充分了解,不但要对它有感性认识,而且还要回理性的分析。简单的练习曲一般都是首先对基本的音符,节奏作笼统的介绍,让初学者一边演奏,一边在心理数节拍,认清各种音符的时值,以获得对简单节拍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加上各种符号和记号,混合运用。演奏者应该切实遵守各条练习曲的要求,扎实的训练每一首练习曲,达到练习的目的,解决一切困难,牢记各种音符的时值比例。可以说内心节奏感实际上就是内心对各种音符时值的敏感度,说白一点,就是每个音要演奏多长,心里应该清楚。如果有正确的内心节奏感,我们演奏出的音乐才是准确的。

音域通常是指人声或某一种乐器所能发出的音到音之间的范围。总的音域是指音列的总范围,即从它的音到音间的距离而言。个别的人声或乐器的音域是指在整个音域中所能达到的那一部分,如钢琴的音域是A2-C5。音区是音域中的一部分,有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三种。在整个音域中,小字组,大字一组合小字二组属于中音区。

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和小字五组属于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和大字二组属于低音区。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音区划分,是不尽相同的。如男低音的高音区是女低音的低音区等... ... 各音区的特性音色在音乐表现中,有着重大的作用。高音区一般具有清脆,嘹亮,尖锐的特性;而低音区则往往给人以浑厚,笨重之感。说了这麽多,呵呵:)我举个实例吧:圣桑在《动物的狂欢节》组曲里面(具体第几章我忘了)采用了这个主题,所不同的是改用钢琴慢速地在低音区缓缓地奏出,使原来活泼愉快的情趣变为呆笨迟钝的步态。可见音色,音区对音乐形象的表现起了多麽大的作用!(常用转调指法表)

所谓本调,即为葫芦丝演奏中一般意义的指法安排,一般以第三孔发出的绝对音高为1(Do)音安排指法的。向下依次为7(Si)、6(La)、5(Sol)、3(Mi),向上依次为2(Re)、3(Mi)、5(Sol)、6(La),无论什么调的葫芦丝,本调的指法都是一样的,若第三孔发音为G,该乐器即为G调葫芦丝,同理F调葫芦丝也指第三孔发音为F(这里所指的第三孔并不是单纯的只开第三孔而是开一、二、三孔,即关闭四、五、六、七孔)。什么是葫芦丝的本调? 指法是如何安排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772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