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或者表达能力的好与坏,跟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反应息息相关。想要增长你的知识储备,只要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听、多看、多读、多思考,就能够让你说出来的话变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但是如果你想要提升自己思维的敏捷程度,就需要运用特定的方法,去训练自己的思维了。因为如果你在生活中缺乏相应的锻炼机会,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机会去锻炼。以下我会针对四种思维形式,分别给出一些相应的训练方法给大家参考。这些方法,都会对我们的表达思维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你锐化自己的思维,从而获得一副流利的好口才吧!
关于发散思维的训练
所谓“发散思维”,指的思维主题针对某一思维对象,然后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突破原有的认知圈,充足眼前和记忆中的信息,以求多角度、多方面、多关系去思考问题。发散思维有三个主要特质:1,流畅性,即对“刺激”能够流畅地做出反应。2,变通性,即思维发散的灵活性,能够做到随机应变。3,独创性,即能够对“刺激”做出不同寻常的反应。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中,发散思维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你针对某个情况,引用了外国名人的一句英语去表达。没想到你旁边的女同事对你说:“这句话说得不错,但是用外国人的方式去表达的话,可以说得更地道一些。”这时你会怎么办?直接跟她说“这句话就是外国人说的啊”,说不定这种直接揭穿对方的“装X”的行为,会让对方很尴尬。这时你就需要运用发散思维迅速去构思回答了,你可以这样说,微笑着回应道:“真的吗?好吧,希望我有机会跟乔布斯反映一下你这个意见!毕竟这句话是他说的。”对方自然就会领悟到你的意思了。
那怎么锻炼这种思维呢?以下提供不同的方法。第一,思维速度练习如:1,请列出尽可能多种类的汽车。2,请说出各种取暖的方式。3,请尽量说出以下物品的用途:回形针、挂历、铅笔等。4,利用1条直线和1条弧线,组合成尽可能多的图案。5,请举出10个从未来看有利、从现在看有害的事例。6,用你的洞察力去预测未来十年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十项事物。第二,突破常规思维练习用新颖的方式,去解释那些耳熟能详的事物。例如在《魔鬼字典》中,对于“人”的解释是这样的:“人,是一种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柏拉图)“人:自然界脆弱的芦苇,然而是一种会思考的芦荟。”(帕斯卡尔)“人:一种公共汽车,坐在其中的是祖先。”(霍梅斯)“人:狗理想中的上帝。”(杰克逊)那么,怎么用这种方式,把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加以重新解释呢?尝试一下,如:广告、天才、老板、女人、上班、足球、比基尼、手机等。对于“广告”,我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新潮的‘障眼法’,看似很真实,但实际上却充满虚假的艺术形式,从而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掏钱为这种‘障眼法’埋单。”你可以试试。第三,词语故事编写把不同的词语,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好像挺有道理的故事。如:1,土豆、扑克、太阳。2,雪花、蜡烛、收音机。3,鲜花、坟墓、购物。4,阳台、球场、歌迷。这种做法,由于篇幅所限,我也已经在以往的文章也提到过,在此就不举例子了。
关于逆向思维的训练
逆向思维,也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来说,逆向思维就是指常人按照传统思维路径得出的观点、认知和结论时,你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另一个方向寻找答案,从而获得更惊喜、更意外的答案。例如以前父母总是会对我们说:“要认真读书,认真工作,不要一天到晚想着玩,这样会玩物丧志的。”我当然很赞同要认真读书和认真工作这个观点,但是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这句话,就可以得出另一个更好的结论:一个连去玩都不会的人,还怎么能够认真读书和工作呢?因为玩就是一种激励啊!带着“去玩”这个激励,我认真努力地完成工作,这不是很好吗?所以想着“玩”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这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得出来的结论。当然,我们说话不可能每句话都说得天衣无缝的,肯定会存在漏洞。至少针对不同的情况,就会有不同的漏洞。但只要懂得运用不同的思维形式,去完善我们这些说话的漏洞,自然就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这就是思维的作用了。那么怎么锻炼自己的逆向思维呢?1,缺点逆向思维法事物难免存在缺点,通常思维方式是攻克掉缺点或者掩盖掉缺点,然而逆向思维方式是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化被动为主动。一款番茄酱非常浓稠,不方便食用,正想更改配方之际,有人提出,浓稠正代表番茄酱的番茄成分多,无添加,以浓稠为卖点能够与其他番茄酱进行区分,凸显自身的纯天然。2,转换型逆向思维法我们遇到问题,通常会采取某种固定思维下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当解决不了的时候,还在执拗的坚持,这时你需要换个思维,另辟蹊径,寻找其他手段解决问题。例如亚历山大率军攻入“戈迪乌斯城”。城中的神庙里有一个著名的“戈迪乌斯绳结”,十分难解。据当地流传的神谕说,谁能解开这个绳结,谁就能成为亚细亚之王。亚历山大费了很大的劲也没能把它解开,于是他拔出佩剑,将绳结一劈两半。亚历山大这种方式,就从繁琐的思维转换到简便的思维,化繁为简了。3,寻找反义词当解决某项问题或者创造、发明某项事物时,我们通常顺着逻辑进行思考,而逆向思维则从相反的方向进行思考。如传统的破冰船向下破冰,不好实施,科学家反其道而行,发明向上破冰的破冰船。4,抓住人性的特点:一位大爷喜欢安静,可是他家门前总是有孩子吵吵闹闹。一天他给孩子们3块糖,感谢他们带来了热闹,逐渐的糖果变成了2块,1块,没有糖果,孩子们生气的表示再也不要为老大爷带来热闹了,老大爷也恢复了安静。这也是运用逆向思维的解决方法。
关于聚敛思维的训练
聚敛思维也被称为集中思维,指的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聚敛思维跟发散思维是不同的,发散思维总是在思索还有哪些新的方向、新的想法、新的角度,但聚敛思维则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向着一个方向深入挖掘思考。正所谓“打破沙锅问到底”,就是这种思维形式的体现。例如著名的“5Why思考法”,就是属于聚敛思维的运用。公司的某台机器突然停了,那么针对这个问题,聚敛思考发问,就是可以是这样:问:机器为什么不转了?答:因为保险丝断了!问:为什么保险丝断了?答:因为超负荷造成电流太大。问:为什么会超负荷?答:因为轴承苦涩不够润滑。问:为什么轴承苦涩不够润滑?答:因为油泵吸不上来润滑油。问:为什么吸不上润滑油?答:因为抽油泵产生了严重的磨损。问:为什么油泵会产生严重磨损?答:因为油泵未安装过滤器而让铁屑混入。最终就找到了答案。聚敛思维和发散思维是相互补充的。当你问“为什么机器坏掉”的时候,你可以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找答案,看看是哪个原因造成的。但当你找到原因之后,沿着这个原因继续深挖,思考为什么这个原因会出现,这就会用到聚敛思维了。那怎么锻炼聚敛思维呢?第一,寻找现象的原因同一种现象可以有无数种原因造成。那么列举出下列现象可能造成的原因,列举出得越多越好。如:1)老板上班迟到了;2)大楼对面忽然灯灭了;3)小明一整天都不接电话;4)某商店促销大减价。第二,抽象化聚敛能力每种事物都有自身的“属性”,想要更好地训练聚敛思维,你就需要懂得如何抽象化物品的属性。例如我们可以从“雪花”、“棉花糖”、“石灰”等物体中,抽象出“白色”这个属性,从“雪花”、“冰棍”、“空调”等物体中抽象出“寒冷”的属性。那么你可以试试下面的物品,你可以从中抽象出哪些共同属性呢:1,桌子、水池、足球场、报纸;2,油条、桂树、苹果、雪花膏;3,嘴巴、烈火、大海、洪水。第三,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你留意到同事的上班热情不是很高涨,那么你针对这个问题,你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说得越详细越好。这个方法,就会用到前面的两个技巧,寻找现象以及总结:共同点。这些都能够锻炼到你的聚敛思维。
关于应变思维的训练
应变思维,指的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变化,通过正确判断,科学分析,及时巧妙地处置各种复杂变化情况的思维方式。在日常的沟通交流当中,应变思维可谓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及时处理好,在谈话过程遇到的各种障碍,包括尴尬、冷场、说错话等。懂得运用应变能力,自然就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不同的谈话场景了。例如你跟某个女性朋友说:“其实你人挺好的,就是有点蠢!”话刚说出,你才发现自己说得好像有点直接了,怎么办呢?这时你就需要运用应变思维去处理了。当看到对方表情惊讶地看着你,你淡定地说:“蠢就蠢在,你太为别人着想了,以至于都不懂得照顾自己的感受。”一句好话,就把“批评”变成了“赞美”,从而缓解了尴尬。那怎么锻炼这种思维形式呢?第一,转换话题内涵抛出一个“不太友好”的话题,然后用“友好”的方式去改变它的含义,从而让整个意思都变得不同。如“每次跟你聊天,我真的很痛苦”(不小心把“痛快”说成“痛苦”),但你可以转化话题内涵,说“因为每次跟你相聚都这么短时间,想要跟你好好聊点什么你又要去忙了,真的没意思。”这样,你就不好的情况,变成了一种好的情况了。第二,看图说故事给自己一张图片,或者一个物品,思考一会儿之后,以此生成一个简短的故事。这不仅可以激发自己的联想能力,那种“胡扯”的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例如我问朋友,为什么他的侄女会叫他“二叔”,明明他就是家里唯一的叔叔了。然后朋友就开始从明末清初开始说起,说了一大堆多灾多难的经历,听得我很是惊奇。之后他才画龙点睛地说了一句:前面都是假的,你问我爸才知道。我都想对他说一句“厚礼谢他”了。第三,快问快答给自己抛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快速回答。不要刻意追求回答要有逻辑,刚开始回答时,只要用不同的话语填补“冷场”就行。例如女朋友问你:“你知道为什么女生都这么爱美吗?”你可以一边快速回答,一边思考答案,如:“这个问题就会涉及到人类学、心理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等一系列的基础理论。我当然可以回答到你,不过我要想深度去回答你嘛,不能这么简单就说出来……”在说这番废话的过程中,你边说边思考,就能够锻炼到你的思维反应能力了,同时也会让聊天变得有趣。希望这些方法可以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