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官姓氏怎么读

亓官姓氏怎么读,第1张

亓官姓氏怎么读

亓作姓读作qí,亓官(qí guān)。丌官姓,即亓姓,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Qí(其),今音Jī(姬))"。丌官,即亓官,原先是官名。百家姓之亓官司寇,虽经改姓运动,厥应有亓官之后流传于世,或史书相关人物记载也。但观之历史文献,均无后人之记载,只单姓亓有流传,并自古有之。

亓官(qí guān)姓源出有:

单一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笄官之后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笄官,亦称丌官、亓官。据史籍《姓氏寻源》中的记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官职名称,专门掌管笄礼的官。在古代,笄礼是当人年龄满十五、十六岁时,在头发上插"笄"的仪式,作为由少年正式传为成年人的象征。因此,古人十分看重这个仪式和官职。在史籍《姓氏寻源》中记载:"丌与笄同,掌笄官之后。"笄即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弁冕。在史籍《仪礼·士昏礼》中也记载:"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这是指"发笄"。另外,在史籍《仪礼·士冠礼》中亦记载:"皮弁笄,爵弁笄。"这是指弁笄,即男子贵族所用的笄。周王朝时期的礼制中有专门掌管"笄"的笄官职,多为世袭。

古代的姓氏学者研究后认为,"丌"之字义与"笄"字相通,在古代,插笄为一种礼仪,所谓"女十五、男十六而笄",不是随便就可以使用的,因此,从两周至先秦时期,列国诸侯都设有掌笄之官,专门管理公族的男女及笄之礼。丌官氏复姓,就是出自笄官们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笄官氏、亓官氏、丌官氏,后统称为丌官氏。周景王姬贵十二年(鲁昭公姬稠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在十九岁结婚时娶的夫人,就是丌官氏的后裔。由于丌官氏源出各诸侯国的官职称谓,因此姓源繁复,不可一论。

在明朝初期(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令严厉禁止胡姓(胡人的多音节多字姓氏),许多汉族复姓也被混认为是胡姓,在之后的一系列改姓运动中纷纷改为单姓,其中的丌官氏就被省文简改为单姓亓氏,亦有因避难改称王氏者,还有因户籍警不识"丌"字而乱改为齐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910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