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的解释:了解国内外时政,提倡民主政治与传播西方文化。出处:严复在《〈国闻报〉缘起》一文中提出了《国闻报》的两个宗旨,即“通上下之情”和“通中外之情”。
扩展资料
创办背景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180种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时,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外报的出现刺激了国人的办报思想和我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对维新派来讲,对于西方文明的接纳不能不注意到报纸的巨大作用。在他们看来,报纸的功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西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
二、开通民智的功能。
三、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
维新派把办报视为为民众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作用。而正是有了以上的认识,维新派充分利用报刊这一工具推动了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