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知识点:言语逻辑填空中的语义轻重思维

国考《行测》知识点:言语逻辑填空中的语义轻重思维,第1张

国考《行测》知识点:言语逻辑填空中的语义轻重思维

语义轻重,是指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虽然语义接近,但是词语的语气有轻和重的区别。

语义轻重,是指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虽然语义接近,但是词语的语气有轻和重的区别。比如“批评”和“批判”,虽然这两个词都有“责备,责怪”之意,语义接近,但一般在语境使用中,“批评”语气比较轻,一般用在一些小事情上面,如“老师批评我”;而“批判”语气比较重,如“这些贪官污吏被人民群众批判”。这种语义轻重辨析思维并不少见,比如在之前的国考行测言语逻辑填空中,就有需要运用语义轻重思维的题目。由于言语在国考公务员考试中占据的比重并不小(国考总题量130或者135题,其中言语占据40道),因此学好语义轻重辨析思维有利于提高上岸概率。那么如何才能够准确把握语义轻重呢?接下来由我向大家进行具体的介绍。

一、如何准确把握语气轻重

1.留意语气重的关键词

当文段出现类似“败类、罪人、堕落、丧尽天良”等词语的时候,这个文段语气比较重,而当文段出现一些比较委婉的表述,如“一些、有些、可能、也许、大概”等词语的时候,这个文段语气比较轻。

2.留意作者有无完全否定的态度

一般来说,当作者对所描述的事物或者人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时,比如,“这种方法是绝对错误的\完全错误\毫无价值”时,作者的语气非常重;而当作者对所描述的事物或者人物持有一些肯定态度,并没有完全否定,例如“不可否认的是……,还是有助于……,……曾发挥重要作用”时,作者的语气比较轻。

3.把握句式

在汉语中,陈述句的语气相对比较轻,而反问句,或者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式中语气会比较重,例如“……并由此引发“伦理炸d”:人要代替上帝创造人吗?基因也会如同零件一样而被任意组装成“品牌婴儿”吗?人还能称之为人吗?人的尊严在哪里?人性又在哪里?”,这样的文段由于提出了一连串质问的句式,语气非常重,在选词时要倾向选择语气比较重的词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990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