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放大差异让选择更容易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放大差异让选择更容易,第1张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技巧:放大差异让选择更容易

【例题】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 )。然而,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易之论 各持己见 B.远见卓识 众说纷纭

C.真知灼见 各执一端 D.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

【解析】D。解析:首先,通读全文知道作者表达的是对诗歌翻译的看法,文段后两句通过“然而”转折,对比了诗歌翻译理论和诗歌翻译形式的不同情况。其次,关注空缺处知道第一空诗歌翻译理论是有鞭辟入里的一些东西,鞭辟入里是分析透彻,切中要害的意思,第二空诗歌翻译形式则有不同情况,具体怎么不同结合选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第一空以“鞭辟入里”修饰突出了理论的分析深刻,选项就可以进行分类A项的不易之论意为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C项真知灼见意为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D项的不刊之论意为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A、C、D项都在突出分析的正确性和不可更改,可以归为一类,B项远见卓识意为远大的眼光,卓越的见识,可单独划分为一类,文中并无“远大”的意思可排除。第二空对于剩余的选项可以放大词语间的差异进行比较。A项C项的“各持己见”、“各执一端”强调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多用于争论的语境,文中并无此意。D项的“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意见,强调不同,文中意在说明的是翻译的理论是深入确定的,但是翻译的形式却有不同,重点强调不同,所以此题的最优解是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992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