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考申论复习技巧:热点:守住百姓“钱袋子”

2022国考申论复习技巧:热点:守住百姓“钱袋子”,第1张

2022国考申论复习技巧:热点:守住百姓“钱袋子”

“通过广告和互联网传播非法集资信息,是非法集资风险扩散、蔓延的重要渠道。”“清退资金包括在非法集资中获得的广告费、代言费、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经济利益。”“清退资金优先于缴纳罚款”……近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并将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

业内人士表示,《条例》确定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完善了处置非法集资的程序,明确了清退资金来源,规范了资金清退活动,将成为维护公众财产利益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

明确非法集资“三要件”:非法性、利诱性与社会性

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全国共打击处置非法集资案件1.5万余起,涉案金额1.1万亿元,一些积累多年的隐患得到稳妥化解,一批久拖未决的案件得以有序处置。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非法集资风险总体可控,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出台《条例》,用法治的办法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格局,对于防范化解风险,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明确,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该定义明确了非法集资的‘三要件’:一是‘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即非法性;二是‘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即利诱性;三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即社会性。”上述负责人表示。

同时,《条例》列举了涉嫌非法集资的常见形式,比如,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即时通信工具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传播吸收资金信息等,有利于地方政府及时组织调查认定和依法查处非法集资行为,也便于公众及早识别、自觉远离、积极举报非法集资行为。

明确不能“无照驾驶”:加强企业名称登记管理

金融是特许行业,一般工商企业一律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法定金融业务,谁都不能“无照驾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995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