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第1张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标志,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战败,以及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

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发动了一场富国强军的洋务运动。1861年新余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现代军工民企。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性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战役,在此战役中,李鸿章培养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北洋海军全军被推翻,标志着洋务运动30多年的失败。

洋务运动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它对我国当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派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打开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缺口;促使了国防的近代化。但同时洋务运动也有着比较大的历史局限:洋务派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洋务运动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时所爆发出的一场运动,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投入,但并没有使中国真正变得繁荣富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063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