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是表现于习惯行为中的品格特征。德性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现汉中解释:“德性”同“德行”,也就是说这两个为同义词。德也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的规矩。
建构德性的有效方式:
一、重视德性认知教育:
加强认知教育是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形成科学、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做好德育教材建设,做好德育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德性认知教育应该建立在心育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德性认知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加强渗透,寓教育于自然活动:
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讲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性的形成规律。
三、重视社会公德教育在德性养成:
在这里,塑造良好、文明的社会形象十分重要。要制定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用语、文明公约等,号召学生“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根据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让学生自评自测,开展“社会公德、文明礼貌”问卷调查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