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半保留复制名词解释

dna的半保留复制名词解释,第1张

dna的半保留复制名词解释

DNA半保留复制是:DNA在进行复制的时候链间氢键断裂,双链解旋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互补链,经过一系列酶(DNA聚合酶、解旋酶、链接酶等)的作用生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子代DNA分子其中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方式称半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的意义:遗传稳定性的分子机制。

复制原点的性质所决定DNA复制从特定位置开始,大多数双向进行,也有一些单向的,或以不对称的双向方式进行的。用遗传学方法可以证明E coli的复制是从ilv基因附近开始,以双向等速进行复制的。细菌染色体复制一次的时间相当于细胞繁殖一代所需要的时间。利用温度突变种能使DNA复制同步进行。正常果蝇体细胞内含有8条染色体。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将果蝇1个体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其分裂1次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DNA均为一条链含有BrdU,另一条不含BrdU,产生的子细胞进行第二次有丝分裂。

每个子细胞分裂后期均有16条染色体,其中8条为一条链含有BrdU的DNA,另一条不含BrdU,另外8条染色体为两条链均含BrdU的DNA,由于由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着丝粒分裂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两极是随机的,因此产生的子细胞中可能含有0~8条双链均含BrdU、可被染成深蓝色的DN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098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