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知而不知,虽舍之而可也是什么意思

语知而不知,虽舍之而可也是什么意思,第1张

语知而不知,虽舍之而可也是什么意思

“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的意思是如果老师开导了还是不懂,暂时放弃开导,也是可以的。这句话出自《学记》。它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资料拓展

创作背景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其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据郭沫若考证,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顾树森支持郭沫若的说法,认为“《学记》是写作于战国后期而为乐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继承思孟一派的观点而从性善出发的,可能是孟轲弟子乐正克所作”。高时良也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学记》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具体时间在战国后期。它的作者当是乐正克,因为,第一,乐正克是孟轲的得意门生,受孟轲思想熏陶较深。第二,乐正氏亦师承曾参,‘乐正子言吾闻诸曾子也’。第三,乐正本是学官,《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学官后裔论教育,有其家学渊源”。不过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可能是荀子儒学派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学记》作者是谁已难于查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113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