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迁碑》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刻立,明代初年出土,现在收藏在山东泰山岱庙的碑廊。《张迁碑》是汉代隶书鼎盛时期的书法。与《礼器碑》、《曹全碑》、《华岳庙碑》、《衡方碑》等并称“十大隶书”之一。《张迁碑》过于复杂,所以不建议学习。
《张迁碑》为汉碑名品,于明朝初年再度现世。据说,当时不为人看好,疑是后人伪作。明末清初顾炎武在其《金石文字记》中说:“其文有云‘荒远既殡’者,‘宾’之误;‘中謇于朝’者,‘忠’之误;而又有云‘爰既且于君’,则‘暨’之误。古字多通,而‘宾’旁加‘歹’已为无理,又何至以一字离为二字。"事实上,字法上或相通或错误于此碑中已不下十余处,品鉴、习书者当明察细辨之;就行文而论,此碑又有浮夸或张冠李戴之弊。譬如简述张迁身世,将张仲、张良、张释之、张骞诸贤皆扯来装扮门面,或东或西,所居相去遥遥,宗系绝不相及,余谓之扯蛋笔法;其中“晋阳珮玮,西门带弦”还有个典故。“珮”通“佩”,"玮”通“韦”,"韦"者皮绳也,喻缓也。“弦”则弓弦,喻急也。《韩非子-观行篇》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董安于即晋阳宰。显而易见,此处典故颠倒了是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