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字敬仲,是桂阳郡人。蔡伦进宫成为宦官后,很快就从低等级的小黄门(宦官的一种职称)升迁至黄门侍郎,专门负责宫内宫外的事务传达,王侯如果想进宫拜见皇上,也要经过他的引导,宴会上的座次安排也是蔡伦负责。
当时章帝后宫有一位宋贵人,她的儿子刘庆本是太子,可是窦太后不喜欢她,蔡伦便献计给窦太后,逼迫宋贵人自杀,把太子贬为清河王,随后,窦太后找了个借口,把另一位妃子梁贵人贬为平民,而梁贵人的儿子刘肇则被窦太后立为太子,并且由窦太后亲自抚养。公元88年,汉章帝去世,年仅十岁的刘肇成为汉和帝,由窦太后执掌朝政。蔡伦因对窦太后有功,不久就升任为中常侍,专门料理和帝的衣食起居,还参与朝廷事务的决断。
公元97年,窦太后去世,和帝开始掌权。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很快便成为邓皇后的心腹。邓皇后喜爱写字画画,蔡伦便向皇帝上书,请求担任尚方令,皇帝答应了。尚方令是专管宫廷手工作坊和器具物件的官员,邓皇后习字绘画的工具都要经过蔡伦的细致检查。
有一次,蔡伦去民间手工作坊视察,看见河边有一位妇女把丝絮铺在薄竹席上,再把竹席进入水中来回晃荡洗涤,洗好之后,竹席上通常会留下一层薄薄的丝絮残渣。蔡伦在这层残渣处于半干半湿的状态时揭了下来,一看竟可以在上面写字,他心里便突然生出一个设想,如果把树皮、布片、麦杆之类的废物浸水,使其充分吸水饱和,然后用木槌打烂,再经过一系列的加工,是不是就能生产出纸张呢?想到这儿,蔡伦急匆匆赶回宫中,连忙命宫廷作坊收集原材料,又是煮又是捶,试验了好多次后,终于造出了纸。随后,蔡伦把制出来的纸,连同制作工艺一同进献给汉和帝,和帝一看非常高兴,命令全国大力开发。因为原料简单,容易寻找,制作工艺也不复杂,这种纸很快就得到了全国百姓的推崇,为了纪念蔡伦的造纸术,人们把他制作出来的纸命名为“蔡侯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