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教育(姜堰教育为什么姜堰的教育这么厉害)“姜堰有三宝,教育和旅游生态好,教育第一。我在世界各地出差,不止一次听外国人说姜堰教育做得很好,有大姜。”泰州姜堰区近日召开“教育立区”工作座谈会。区委书记告诉大家,姜堰提出的“教育立区”战略,就是要进一步放大教育优势,打响教育品牌,向着更高更强更好的教育目标迈进。区政府已经下定决心,在“十五”期间,姜堰教育领域的所有沉淀性、先导性问题都要彻底解决,决不能留到“十五”期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千千万万家庭的梦想和希望;教育也是姜堰最大的口碑,承载了几代人的心血。与民生融为一体,是本市“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追求。姜堰的教育是有口皆碑的,普通人的要求只会高,不会低。面对这个涉及8.7万名学生和背后20多万个家庭的庞大幸福工程,我们必须抓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姜堰在全省率先提出“教育为区”,以“质量和品牌”教育为重点,打造“教育之乡”特色。“十四五”时期,教育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建设成为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群众满意的教育高地。姜堰“教育机构”的根基在哪里?源于姜堰教育的发展基础和历史地位。姜堰中学高考一直领先泰州,高考全省领先,每年有90多名学生考上C9高校。姜钟中学、二中、蔡丽学校、城西学校、美术学校等学校都很有名,吸引着外国学生来这里学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7000名外国留学生在姜堰就读。姜堰先后被授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全国中小学督导挂牌创新区等荣誉称号。姜堰还率先推出集团化办学、“以区带校”等改革,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探索品牌输出,与泗洪联合办学,办学业绩得到当地的高度认可。姜堰的“大阅读”品牌,推动高考语文成绩从落后状态走向全省领先,“新教育”的实践闻名全国。还先后推出了“校餐惠民”食堂智能监管、“阳光校都”监管、d性上学、d性作业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得到了国家、省市的好评和推广。如何建立姜堰的「教育编制」制度?尤其需要夯实基础,把握定位。根据政策,我们追求的“质”是坚持内涵式提升,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提升现代办学条件水平,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成功率100%、教育资源配置成功率100%、教师学历认证成功率100%、教育集团覆盖率100%,充分展示姜堰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我们追求的“品牌”,就是坚持高质量发展,以名校、名校长、名教师“三项工程”为重点,在办学质量和教育特色上下功夫,做到县级以上校长占40%,市级以上校长占20%;县级以上教师占40%,市级以上教师占20%;幼儿园全部达到省级优质园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高中全部成为4星级高中,跻身一流国际学校行列,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形成品牌影响力。姜堰实施“教育立区”战略的关键在于“立”的模式和措施。当前要重点在六个方面取得突破,即扬优势、补短板、调结构、引人才、促开放、强保障。教育投资是最值得、最实际、最持久的投资。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姜堰实行“教育立区”,“立”的是现在,更是城市的未来。为解决教育布局不均衡的历史遗留问题,“十四五”期间,姜堰区计划新建、改扩建16所幼儿园、8所义务教育学校、5所高中,不断提高大众化教育的获得感。如何统一「教育区」?要团结一心,配合到位。姜堰区委将成立区级“教育立区”领导小组,以专班推进“教育立区”战略实施,不断完善教育决策机制,实现规划、推进、考核一体化。区教育局要对照教育高质量发展12项指标,逐项安排差距,逐一落实;各镇、各部门要以实施“教育立区”战略为己任,主要负责人争当“教育书记”、“教育市长”,真心实意支持教育发展。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教育立区”战略、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教师的先进事迹,使尊师重教的氛围更加浓厚。姜堰区代区长孙提出,全区上下要全力擦亮“姜堰教育”金字招牌,紧紧围绕“质量、品牌”教育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行动起来;答好“六个突破”的综合卷,突出设施建设、师德师风、人民满意的“三个基础”,着力提升办学质量、教师待遇、品牌效应的“三个提升”,在基础题、提升题、附加题上努力思考、拿高分;充分发挥“系统发力”组合拳,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放大“堰塞湖归来”的品牌效应,助推姜堰教育高质量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