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炉中之煤》(原文和译文)
雄伟的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西南部。离山的前方不远,有一个安静美丽的小镇 # 8211;沙湾镇。一条湍急的河流从它旁边流过。这是大渡河,也叫墨水。离这条河只有十里远的地方就是大渡河的直流 # 8211;清江,古称若水。
多年前,一个远在他乡的游子第一次在海外发表新诗时,把家乡这两条河的名字叠在一起,叫墨水、若水,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墨若。
从此,这个名字伴随着一位文学巨星,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辉。他是郭沫若!
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郭开真,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一个地主商人家庭。郭沫若年轻时受古典诗词的影响。8岁开始学做对联、五言诗、七言诗。历史上的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等浪漫主义作家一直是他的偶像。
仙居无事,走在屋前。
烟从屋角升起,浓雾沉睡在山腰。
木横竹笛村卖花闪闪。
鸟儿行色匆匆,在水边沐浴。
郭沫若的父亲郭朝培,生性正直坦率,聪明能干。他早年辍学,从商。他所有的生意都很成功。因为他懂一点医术,为人大方,赢得了老乡们的尊重!他经常告诫孩子,积少成多不如少。
好事虽小,也要做。这种基本的家庭教育深深地铭刻在郭沫若幼小的心灵中,但在长辈中,他的母亲杜姚震对郭沫若的影响最大。
杜是郭家的母亲,15岁时出生在一个国家官员家庭。她聪明、开明、节俭。虽然她根本没读过书,但有些词她是靠听和听才认识的,还能背很多唐诗宋词。在郭沫若年轻的记忆中,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
我当时4岁半,是我自己要求失明的。为什么我这么早就对读书产生了好奇?这有几个原因。
首先,我妈妈教我读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最有煽动性的是《偏又人郎》的诗:“偏又人郎,骑马上学。先生,我太年轻了,肚子里不能有文章。”这对孩子的竞争能力是一种极好的兴奋剂。
戊戌变法期间,郭沫若接触到了新学。梁启超、章太炎等激进改革者的政论培养了他的叛逆性格,而强兵这个富国的思想滋养了他的爱国主义。辛亥革命时期,他经历了四川的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给他带来了失望和痛苦,也激发了他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1914年,郭沫若赴日本留学。他和鲁迅一样,去日本学医,却沉浸在泰戈尔、海涅、歌德、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从斯宾诺莎那里了解泛神论。
1916年,郭沫若开始写新诗。这一年,郭沫若与日本少女安娜的恋情,点燃了他郁积在心中多年的诗情。后来被收入《女神》第三张专辑。《死亡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告别》都是为安娜做的。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早已在中国时事报纸《灯》上发表过诗歌的郭沫若,读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发现惠特曼诗歌的自由形式更适合表达他内心的激情,他找到了他个人的停滞,他民族的停滞,他喷火的方式。于是,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1919年下半年和1920年上半年,爆发了诗歌创作。几乎是一口气写出了《大地我妈》《凤凰涅槃》《炉中之煤》《狗》等个性独特的代表作。在翻译歌德的诗歌《浮士德》的过程中,他创作了《女神的再生》、《相磊》和《唐棣之花》等诗歌。
啊,我年轻的姑娘
我不辜负你的热情款待。
也不要让我失望。
为了我的爱人。
烧成这个样子。
你应该知道我的前任。
你不觉得我是个鲁莽的黑奴吗?
想要我黑奴的乳房
才有了心如火的“炉中之煤”
1921年6月,几近疯狂的郭沫若与在日本留学的张资平、郁达夫、程、田汉等一起创建了创造社。
1921年8月,郭沫若的《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由上海台东书店出版。
它以磅礴的气势、狂热的激情、全新的形式、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激进的态度震惊了文坛。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早期白话诗时期的结束,如果说胡适的《试集》是近代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是现代诗歌的开山之作。
那么《女神》是第一部真正取代旧古典诗歌的现代新诗集,是现代诗歌的奠基之作,是郭沫若先生对爱情的态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