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大明的天才(解缙之虎)
前段时间热播的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让很多观众对明朝的历史人物产生了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电视剧前期出现的明朝大臣解缙,看看他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和大明风华有什么不同。
在《大明风华》中,解缙的出场次数并不多,但给他留下的印象却相当负面,以至于后来观众看到解缙被扔进雪中冻死的场景时,都觉得相当开心。那么,真实历史中的解缙是否像电视剧中的小人?其实答案是否定的。
解缙,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七日,生于江西吉安府吉水。杰祖已经做官好几代了,在当地是很受尊敬的贵族家庭。良好的家庭条件为解缙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而解缙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七岁时,他就能写一篇好文章了。十二岁的时候,他已经读遍了世界各地的四书五经,他能知道其中的含义。
吴鸿二十年(1387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一举夺得同元(乡试后第一名)的称号。一年后,解缙在科举考试中被授予庶吉士中学状元的职位。
解缙不仅才华横溢、能言善辩,而且富有正义感。当时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经常采用极其粗暴的方式对待手下不忠的大臣,导致无数冤死。很多大臣对此都有意见,但没人敢说出来,因为敢指出朱元璋错误的人,大多都会受到迫害。然而,年轻的解缙没有这么多担心。有一次在朝廷上遇到皇帝,他直言不讳地说:“一听说改了令,百姓就起了疑心,处罚太复杂,百姓就打。我国建国至今已经二十年了,没有几条法律是不变的。每天都没有犯错误的人。当我听到陛下的愤怒,我锄了根,剪了藤,这样我就可以惩罚他的背叛。我还没听说过赞美大恩的圣旨.....或黄昏杀之,或死而赦之。”这些言论的主要意思是指责朱元璋反复无常,严惩不贷,连累了很多无辜的人。
解缙的话全是事实,但对朱元璋来说已经是太多的批评了。毕竟很少有皇帝能容忍自己的臣子说自己任性,更何况是朱元璋这样极度自负的人。就在满人为这个小青年捏一把汗的时候,朱元璋表现出了罕见的大度。也许他认为解缙年轻不懂事,或者他珍惜人才。简而言之,朱元璋只是批评解缙“撒气”,所以才被贬为江西道刺史。
然而,解缙并没有因为这次碰壁而变得胆怯。不久,他上书为“胡案”中被处决的韩国公卿李善长求情,斥责御史袁泰藐视朝纲,收受贿赂,诬陷忠良。但是,处决李善长是朱元璋的既定计划。怎么会因为一个解缙学者的观点而改变呢?结果,朱元璋把解缙的父亲叫到北京,对他说,“大器晚成。如果带着儿子回来,有利于进步。未来十年,大用不晚。”解缙不得不随父亲回到他在吉水的家乡去修身养性。
朱元璋死后,皇位传给了皇帝的曾孙朱允炆,也就是文健。文健四年(1402年),家中下岗的解缙被朝廷重新录用,为诏任命为翰林。然而,在解缙正式开始工作之前,明朝易手了。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迪反叛,从文健手中夺取了皇位。这一变化改变了许多大臣的命运,但对解缙来说,利大于弊。因为他刚入职,和他的皇帝关系不深。因此,当朱迪成为皇帝时,前朝的老大臣解缙被提升为院士。
永乐元年(1403年),朱迪决心造一件杰作,以示国威,造福万代。于是,博学的解缙被任命主持编纂工作。这本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典》。
无论是作为官员还是作为人,解缙都享有良好的声誉。曾与他共事的杨士奇这样评价解缙:“在我的生活中,我重义轻利,当我遇到人们的艰难困苦时,我尽我所能把它藏在心里。”
永乐二年(1404年),解缙升为翰林学士兼游春芳大学士,即内阁首辅。这时,解缙已经是朱迪的心腹大臣了。朱迪非常欣赏解缙的才华,并在许多事情上征求解缙的意见。君主和大臣之间最重要的谈话之一是协商建立一个王子。
朱迪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善良优雅,深得公务员的支持。次子朱,骁勇善战,在战场上能独当一面。更重要的是,朱在夺取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他赢得了许多武将的支持。究竟是立为太子还是朱为太子的问题一直纠缠着。然而,当他打电话给解缙讨论此事时,这个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被轻松解决了。
解缙一直是皇帝长子朱高炽的积极支持者,所以他当着朱迪的面说:“皇帝长子仁孝,天下归心。”这个回答显然不符合朱迪的心意,所以朱迪听后没有说一句话。见解缙颇不高兴,大动干戈,曰:“好圣孙。”听到这三个字,朱迪立刻化怒为喜。原来,朱高炽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名叫朱瞻基,从小就深受朱迪的喜爱。在朱迪眼里,朱瞻基是最合适的第三代继承人。因此,既然我想把王位传给朱瞻基,目前的王子位置自然会选择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风华》女主角孙曾在一幅画中写过一句诗:“虎为兽,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之爱,步步温习。”实际上,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是解缙。他以“题虎顾表”的方式提醒朱迪要爱护父子之情。
解缙的事业因为他直言不讳的建议而受阻,但这些挫折并没有抹去他爱恨交加的鲜明个性。在永乐年间,解缙仍然像以前一样,只要看到国家事务中的任何弊端,就向皇帝提出建议,而不是像许多大臣那样谨小慎微。被追封为太子后,对他的表现并不十分满意,于是有意无意地不断抬高朱的地位,给予他远远超过一个太子应有的待遇。解缙认为这是非常不恰当的,所以他劝阻朱迪说:“这是不可能开始战斗。”但他万万没想到,朱迪会把对王子的不满全部发泄在解缙身上,斥责他疏远了自己的骨肉。从此,解缙开始排斥朱迪,在仕途上遭遇“滑铁卢”。被贬至交趾(今越南),命为交趾总督。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来京游玩。当时,朱迪正在北伐途中,尚未返回南京。解缙不得不先把事情交给王子。然而,朱许高,谁非常讨厌,对此大惊小怪,指责没有朝臣,并暗示王子打算形成一个集团。朱迪也打算压制王子,所以他接受了解缙的手术,并把他关进监狱。事实上,解缙本身并没有错,但它却成了这场储存地点之争的受害者。
永乐十三年(1415年),锦衣卫掌管监狱。当朱迪看到解缙的名字时,他问道:“你还在吗?”为什么解缙还活着?)纪纲领会了神圣的含义,回到锦衣卫的监狱,把解缙灌醉,然后拖到雪地里冻死,终年47岁。
解缙的结局正如他自己在一首诗里写的:“可怜辛溪犹留寺中,铜鼓苍凉于草荆棘中。”
参考资料:
1.《明代传》,(清)张等译,中华书局,1974年。
2.孟森:《明史讲义》,中华书局,2006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