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武器的技术难点

声波武器的技术难点,第1张

次声波武器简单制作(次声波武器)

次声武器(简单制造次声武器)

1948年,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与陆地失去联系。当海警发现货船并登船检查时,发现船体完好无损,但船上的人却神秘死亡,没有伤痕也没有中毒,几乎同时死亡。事件的诡异让人怀疑是海上幽灵,但在科学家的介入下,终于查出真凶:海啸产生的次声波杀死了船上所有人。

我在沉默中讲述的比他们在声音中讲述的还要多

1883年,科学家发现火山爆发可以产生一种声波,这种声波人耳听不到,但实际存在,因为它的到来影响了气压计的读数。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就是次声,比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杰1793年发现的超声波晚了近100年。

人们能听到的声音是频率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波。20HZ以下的声波是次声波,20000Hz以上的声波是超声波。虽然是孪生兄弟,但次声远不如超声波被人们重视。直到二战,无论是盟国还是法西斯国家,都开始希望使用这种看不见的次声。德国人计划将次声波唱片扔进英国空以引起听众的混乱,从而在英国城市引发骚乱。

当然,这个计划没有实现。同样,苏联将次声应用于战场。他们的攻击机在德军阵地上以超低空反复飞行,既不投d也不射击,而是用难以忍受的高强度次声波作用于人体,令德军官兵惊恐万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冷战开始,各国对武器装备近乎疯狂的渴望,使得次声武器成为各国科学家追逐的“烫手山芋”。第一个次声发射器是法国科学家加布里埃尔在1972年发明的。它产生的次声波可以伤害5公里外的人。因为次声人耳听不到,所以各国对次声武器的研究越来越隐蔽。但通过国外一些期刊的报道,次声波武器的研发从未停止过,涉及的国家也不在少数。

2.

致命频率7赫兹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共振是次声的致命原因。这和队列步调一致过桥时桥塌了是一个道理。队列的同步频率与桥梁的固有频率相同,发生共振,振幅不但不能衰减反而越来越大,超过了物体的承载能力,导致物体开裂。次声波的频率与人体器官或神经的固有频率相同,导致人体器官或神经产生共振,会损伤人体器官和神经。

次声波武器因为频率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在100 Hz时,开始出现头晕、皮肤红肿,随后出现头晕、焦虑、极度疲劳和喉咙发紧。在43-73 Hz时,视力极度下降,理解能力下降到正常水平的77%,方向感消失,肌肉协调性和身体平衡能力大大降低。

次声频率在8-12 Hz时,与人脑的阿尔法节律相同,作用于人体时可对人的心理和意识产生严重影响。轻者身体不适,注意力下降,情绪不安,导致头晕恶心;有时候人会精神错乱,疯狂,发呆,无法思考,导致死亡。频率与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相同,在4-18 Hz。轻则肌肉痉挛,全身颤抖,呼吸困难;严重的血管破裂,内脏损伤,甚至快速死亡。最致命的频率是7 Hz,很小的强度就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影响:神经系统受到干扰,大脑活动受阻,理智不清,自律消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次声发生器的团队得出结论:频率为7Hz的次声可以对人体造成致命打击。苏联次声波武器的鼻祖格夫瑞博士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3.千里杀敌,无处藏身。

次声波武器的威力不仅仅是因为人听不到而杀人的突然性和隐蔽性。

距离很远,以至于次声波武器可以杀伤千里之外的敌人。根据物理学原理,声波频率越低,介质的吸收越小,波传播越远。1960年,南美洲智利发生大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进行核爆炸,产生的次声波居然绕地球五圈!所以,有可能炮d爆炸产生的可闻声波,几公里后就很难听到了,但它产生的次声波却能传播到几十甚至几百公里。

穿透力强,让次声波无处藏身。传播介质对低频声波的吸收较少,所以次声波的穿透能力较强。次声波武器可以穿透15厘米厚的混凝土和坦克钢板。就算人躲在反[/k0/]洞里,或者钻进坦克的“肚子”里,还是难逃一死。

图注:1984年,几位法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发明了一种次声波武器。一旦启动,它会发出次声波,杀死方圆10公里内的人。

4.唱着毁灭之歌

唱着毁灭之歌的次声波武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依然有着不可逾越的“瓶颈”。首先,次声波的聚焦系统无法实现。根据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次声波的波长至少有17米,在空的开放环境中很难聚成一束,产生高强度的次声波。需要设计一个收集系统来收集次声波,但是这个系统的大小与波长成正比,理论直径达到几十甚至上百米。其次,权力难以控制。因为次声波的波长是米级的,与现实中桥梁、道路、房屋等的长度处于一个数量级,很容易与之产生共振,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苏联曾经出现过次声d原理实验时,现场人员因对威力估计不足而死亡的案例。所以很有可能次声波武器在伤人之前就被杀死了。

当然,世界各国在次声武器的研发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产生次声的方法,可分为利用爆炸产生强次声的爆炸式次声武器;利用管空气柱振动产生次声波的管式次声武器;利用空腔高速排出的气体激发周围介质低频振动产生次声波的气爆次声波武器,利用相位差利用两个频率相近的声波发生器同时工作产生次声波的拍频次声波武器。1998年,美国研制的近距离次声炮是一种空爆次声武器。但这个装置是比较成熟的次声波武器,体积小,功率可控。但因为强度低,作用距离只有200米。拍次声武器是高频到低频的设计思路,尺寸可以做得更小,从而克服了次声武器研发的“瓶颈”。

在未来新概念武器中,次声波武器将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成为未来战场的新宠武器。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防范次声波武器?

恐怕只有一个办法:安装真空隔离层。

因为次声波无法穿越真空层,所以应该是对付次声波武器最简单的方法。

无论如何,次声武器对人类的破坏力太大,是否应该投入实战还有待商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459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