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第1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原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原文)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一)林徽因的出身和童年

民国四大美女是“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金嗓子”周璇和“默片影星”阮玲玉。其中林徽因是一个清丽脱俗、温柔似水、不食人间烟火的美女,在民国的文化园中,她像一朵神奇的玫瑰,散发着淡紫色的光芒。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于江南杭州,其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任浙江金华、孝丰等地官职。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在这样的家庭熏陶的林徽因,自然不同一般的女子。

据说,和林徽因一起长大的堂姐堂妹,多年以后,几乎都能细致入微地描绘她当年的衣着打扮如何地令她们倾倒,令她们耳目一新。

有这样一个细节为证,一九一六年林长民全家开始定居北京,林徽因进了有名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那时的她,年仅12岁,已经是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女,她的三位表姐妹也在培华女中,四位姑娘星期天上街特别招引目光,像几朵鲜艳的牡丹,让不少异性的目光,像一束束彩色的追光,跟着四姐妹的身影移动着,甚至让某些轻薄男子血脉沸腾。

长大成人的林徽因,在爱情、婚姻和家庭方面是比较幸运和幸福的。不像阮玲玉,总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到了错误的人;不像张爱玲,见到胡兰成,就低到尘埃里;也不像萧红,在生命快要停止时,才发出了一声辛酸的感慨: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

林徽因在感情生活中,遇到的是三个不同风格的男子。诗人徐志摩,建筑师梁思成,哲学家金岳霖,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视林徽因为掌上明珠,一生的目光,都围绕着林徽因的身影转动着。她有幸被几位出色男子宠爱的故事,将会流传千古,成了无数女人追求爱情的榜样。

(二)豆蔻年华的林徽因与徐志摩相识

林徽因与徐志摩相识时,刚刚16岁,恰值情窦初开的美好年华。

那个傍晚,徐志摩受林长民的邀请,刚到林家,林长民昂起头向楼上喊:徽因,快下来,有客人来了!好咧,马上。随着一声清脆的回答,楼梯上响起了“咔嚓咔嚓”高跟鞋触地的声音,像一串优美的乐曲,沿着楼梯滚落下来。

下到楼底,她素色的白裙随风而舞。徐志摩歪着脑袋,睁着一双大眼,像遇上了仙女下凡一般,目不转睛地望着林徽因。林徽因来到了徐志摩的面前,大方地说:“先生,你好,欢迎到我家作客。”伸出右手,徐志摩没回过神来,居然伸出了左手,无法相握,两人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

那一夜,三人坐在桌前谈笑着,开放的林长民见女儿如此开心,自己仿佛成了配角,知趣地提前睡觉。两人坐在柔和的灯光下,促膝谈心,一次又一次以茶代酒,举起杯来相互干杯。“喔呜喔”,直到附近传来了公鸡的鸣叫,林徽因才惊觉时间不早了。她于是站起来,挥手示意对方去休息。徐志摩没有睡意,热血沸腾,推开凳子,跨了两步,情不自禁地把林徽因拥入怀中。

林徽因被对方渊博的学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打动。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多年以后,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说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看来,林徽因着实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或者可以夸张一点地说,没有林徽因,徐志摩是写不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来。没有林徽因,梁思成也不会成为著名的建筑学家。没有林徽因,金岳霖的精神生活更会百无聊赖,寂寞孤苦。

往后的日子里,徐志摩对林徽因在情感上想方没法,一次又一次发起了猛烈地进攻。本来,作为父亲的林长民,在女儿如花似梦的年龄中,在身体和情感还不成熟的阶段,应予以干预或正确的指导。可是,受过西方思想影响的林长民,思想开放,凡事往好处想,让子女自己作主,身心自由发展。

林长民不但不干涩女儿谈恋爱,甚至同意徐志摩追自己的女儿。这样一来,徐志摩就得寸进尺,时常当着林父的面,约林徽因出去玩耍。他们最常去的地方是康桥,那个多情、迷人、浪漫的地方。多少个灯火辉映的夜晚,两人站在康桥上,望着天上的明月,一次次十指紧扣,一次次深情相拥,一次次耳鬓厮磨。

她闪动着双眸,含情脉脉地望着对方的眼睛,此刻的林徽因像传说中龙王爷的公主,遇见了世间的美男子,决定携手私奔一样,踮起脚尖对徐志摩耳语:“如果您是真心爱我的,就请您离了婚后再来找我吧!”徐志摩点了点头,长叹一声,仰起头来,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夜空,期望明月和轻风能给他一个完美的答案。

正当两人的恋情像春草一样,不断地发芽、长叶、蓬勃时,林长民回国的日期到了,徐志摩只好站在码头与心爱的林徽因挥泪作别。人的心灵是一个怪物,爱情也是如此,往往,最甜美的话语,最动听的承诺,最感人的誓言,也是经不起距离的折腾,经不起时间的等待。

当徐志摩与张幼仪协议离婚后,风尘仆仆地找到昔日的亲密恋人林徽因时,听到了最不想听的一句话:你来干什么,我们不可能了!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互订终生,不知是两人缘分未到,还是林徽因再一次用理智战胜了自己的情感,今生今生,他俩只有彼此思念,无法长相厮守。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徽因都是诗坛中人,自然又一起接待,一起进出会场,还一起演出英文戏剧。这一次次的接触,又点燃了徐志摩昔日的热烈爱火。5月中旬的一天晚上,他们俩又一次会面,眼前的林徽因已经19岁了,是一个温润如玉的大姑娘,更是让徐志摩思潮翻滚、心辕意马。

(1924年6月,与梁思成同往美国留学,林就读于宾州大学美术学院,这是学生证上的照片。)

他伸过手去,抚着对方温顺的长发,问,还有可能吗?林徽因摇了摇头,说,我即将随梁思成去美国留学。并抬起手把对方的手从头发间移开。听到这话的徐志摩像一条搁浅在岸边的鱼儿,头昏眼花,浑身无力。看见徐志摩的双眼噙满了泪花,林徽因又补充了一句,我时常会想念你的。说完,迈着轻盈的步子,像风一般飘走了。

5月20日,泰戈尔一行离开北京去太原,徐志摩陪同前往,到车站送行的人很多,林徽因也在其中。看到林徽因,徐志摩立即赶写一封信给她。可是,车子已经启动了,徐志摩情急之下,跳下车子,准备把未写完的信送给林徽因。泰戈尔的秘书思厚之见他太伤感,就一把将信抢过来替他藏起来,没有转交给林徽因,径自带回英国。

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这两日我的头脑总是昏沉沉的,睁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凉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地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让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得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一年以后,徐志摩又写一首名为《偶然》的诗送给林徽因,表明了他的心迹:

我是天空里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讶,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失了踪影。(节选)

(1927年,23岁的林徽因从宾州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在这个世上,男女之间无法在一起的恋情,最后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不是彼此相忘,就是藕断丝连。林徐二人当然属于后者,林徽因到了美国后,夜深人静时,她反复咀嚼徐志摩对自己的一片真情,因而产生了些许歉意。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请你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够了,失望也遇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到自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这是一个成熟的女人,经历了爱情的风雨之后,蓦然回首间,对初恋的一种诠释、醒悟和珍藏。

林徽因留学归来以后,身心方面更为成熟,她能够把自己的感情,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两人时有走动,把当初的恋情升华为更高的境界,比红颜多一点,比情人少一点,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又不会产生压力。1928年,当徐志摩又回到了康桥,望着河中一如继往的流水,成群的鱼儿从眼前招摇而过,康桥上成双成对的恋人,手挽手,肩并肩,有说有笑的。他思绪的闸门打开了,一鼓作气,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名作《再别康桥》,文中经典的语句,一再让人记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多年后,两个已经各自成家的男女,不知是不是走得太近,遭到了上天的阻拦?不知是他们相识相知的缘分该有个了断?还是徐志摩在世上的风流岁月已经到了尽头?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搭乘一架邮政飞机。当飞机抵达济南上空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轰隆一声撞上白马山,当即燃起了熊熊烈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

远在京城的林徽因,听到徐志摩遇难的消息,顾不得女人的矜持,当即瘫软在地,嚎啕大哭,并对丈夫说,快去济南,拾点飞机残片。梁思成去济南拾一块飞机残片,直到去世时,林徽因都把它视为珍宝,一直悬挂在卧室的墙上,一睁眼就能看见。可以看出,她与徐志摩虽然没成为夫妻,但心中的那份深情,那种不舍和牵挂,是不言而喻的。

1934年底,林徽因和梁思成去南方考察,路过徐志摩的家乡浙江硖石。车停后,她下了车,在深沉的夜色里,三十岁的林徽因,独自站在车门外,任呼呼的寒风从脸上刮过。她凝望着幽暗的站台,似乎徐志摩就在眼前,与她话着相思之苦,与她述着分别之痛,在夜色的掩饰下,林徽因泪水不由自主地流出来。

(1928年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很大,他是林徽因文学道路上的引路人。不过,在感情上,林徽因是十分理智的,她只是憧憬和仰望诗人徐志摩的浪漫情怀,但又清醒地知道,男女之间除了有感情之外,还应如三毛所说,男女之间的爱情,如果不落实在吃饭,睡觉,数钱,实实在在的每一天里,是难以天长地久的。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怀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三) 世人皆知徐志摩苦恋林徽因,殊不知金岳霖也是暗恋者之一

我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民国的文化园,大家都知道林徽因和徐志摩那场轰轰烈烈的康桥之恋,最终以分手结局。从林徽因的个性来看,她是一个在爱情生活中脚踏实地的人,并且比较理性和理智。民国众多的才女中,在感情方面,她没有像阮玲玉那样软弱,为了爱情寻死觅活。没有像张爱玲那样痴情,爱得忘了自己,爱得失去了尊严。也没像石评梅那样固执,不敢踏出勇敢的一步,以至用余生去后悔去自责。

(1930年,与女儿)

世人皆知徐志摩苦恋林徽因,殊不知金岳霖也是暗恋者之一。这样两个思维恰恰相反的人,为什么都钟爱林徽因?或许林徽因具有多面性,具有吸引异性的特殊魅力,是一个“大众情人”般的女子。难能可贵的是,她会在友情和爱情中间找到平衡点,保持恰当的距离,停留在比友情多一点,比爱情少一点的位置。

从资料上看,金岳霖也不是一个普通之人,他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是国内一流的哲学家,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可他常常又不像绅士,酷爱养大斗鸡,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长脖子,抖动着脑袋,啄食桌上碗碟中的饭菜,他竟处之泰然,与斗鸡平等共餐。这除了他热爱斗鸡,性情温和之外,我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斗鸡于他,也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一个伴儿,有斗鸡在身旁,会减轻他的寂寞,有斗鸡与他同食,他不会那么孤独。

1932年,金岳霖闯进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感情生活。那时的林徽因28岁,正是一个女性成熟的年华。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心中孤独苦闷的金岳霖,准备去附近找林徽因夫妇谈心。他穿着衬衫,打着手电,风风火火地来到了林徽因的家门前,咚咚咚地敲着门。“谁呀!”屋内传出了林徽因温柔的声音。“我是金岳霖,是我。”好,我马上来。屋内有椅子拉动的声音,随即“吱嘎”一声,门开了。林徽因说,快进来,外边风大。思成呢?金岳霖问。林徽因随手关门,并说,下午有事,出去了。

金岳霖的目光在对方的身上一阵游弋,因为林徽因穿着白色短裙,刚从浴室里出来,洁白的肌肤上散发着好闻的香皂味儿。林徽因看见对方的身子有些发抖,转身进屋拿了一件衣服,说,天这么冷,你穿那么单薄,披件衣服吧。就在林徽因给对方披衣服之际,金岳霖伸出一双大手,顺水推舟般把林徽因揽入怀中。这样的热情和拥抱,谁抵抗得了?

林徽因并没有挣扎和反抗,心中“小鹿乱撞”,不过,她控制着自己的情感,静静地躺在对方的怀里,忽闪着眼睛,看着对方的举动,她在心里是崇拜和欣赏对方的。

金岳霖呼出一口气,盯着她光滑的脖子问:还有机会嫁给我吗?“给点时间吧,”林徽因说,“我问问梁思成的意见。”过了几天,梁思成考察古建筑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说,思成,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有人充当第三者,甚至想抢走自己的妻子,放在任何时代,任何男人身上,都可能怒发冲冠,捶胸顿足,甚至与对方大干一架,鱼死网破。可是,梁思成没有那样做,当晚,他想了一夜,第二天,他把林徽因的双手捧在手心,望着她长长的睫毛,平静地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你们永远幸福。梁思成首先从妻子的角度出发,为妻子的幸福着想。当然,心中还是在乎林徽因,爱林徽因的,这么大气又在乎对方的男人,哪里找去?

当林徽因回头将梁思成的话转告给金岳霖时,金将目光从对方的脸上移开,望着天边飞过的云朵,轻轻地舒了口气,自言自语一般,对林徽因也是对自己说:“看来梁思成是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还是退出吧。”要是换了别的男人,要是放在当今时代,那么优秀的女子,况且对方也有一些想法,就是打破脑袋,也要把对方弄到手。或许这就是哲学家与众不同之处,他不喜欢将到手的爱情,落到实处,喜欢在空虚和幻想中度日。

接下来,在动荡的几十年里,金岳霖总是和林徽因一家比邻而居,共度患难岁月,让人不敢相信的是,他一生竟终身不娶。最直接的原因,他的心中一直住着一位女神林徽因。要是当今的社会,像金岳霖那么优秀的男人,谁会甘于寂寞?谁会孤苦一生?谁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人们不是说他傻,就会评他痴。金岳霖就是金岳霖,只有民国文化的土壤上,才能孕育出那么痴情的才子。只有民国的文化土壤上,才能孕育出如此吸引异性目光的林徽因。

有一个让人难忘的细节,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岳霖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十分纳闷:又没什么事儿,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酒店,满头白发的金岳霖,精神饱满,像遇到什么喜事一样,当着众人的面,激动地站起来,满脸笑容,竖起一根指头比画着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在场的客人都惊讶不已,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他终生未娶,爱了林徽因一生。只可惜,林徽因不是三头六臂,无法将一部分的身心托付给对方!

(四)相依相伴的梁思成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相识是自然而然的,当年梁启超被民国政府任命为司法部长,林长民为政务部长,都在北京当官。两家的孩子常在一起玩耍,可谓知根知底,16岁的林徽因从伦敦回北京后,已是娇艳如花,亭亭玉立,在双方家长的撮合下,林徽因和梁思成经常选择周日,到无人的松坡图书馆约会,感情愈来愈浓。

1923年的夏天,梁思成清华大学毕业,林徽因也19岁,按照梁启超的安排,要一起出国留学,一方面是避开徐志摩追随的目光,一方面是增进双方的感情。5月上旬,梁思成骑着摩托车参加“国耻日”示威大游行,不幸发生车祸,被送进医院急救,一个月动了三次手术,不得不拖延出国的日期。在此期间,19岁的林徽因已经知道如何爱一个人,心疼一个人。每天都去医院陪男友说话,聊天,安慰他,使梁思成感到快乐。

有一天,林徽因扶着梁思成在医院的草坪上散步,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住脚步,手挽着林徽因的脖子,盯着她俊俏的脸蛋,问:徽因,要是我有个三长两短,你会嫁给谁呢?林徽因滚动了一下眼珠,安慰对方说,不说这个好吗?你没事的,会好起来。梁思成担心地说,你和徐志摩走得很近,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哪里会呢?林徽因抬起头来,认真地说,你放心,我会有分寸的。说完,将一片薄荷味的口香糖,轻轻塞进男友的嘴里。在林徽因的精心照料下,梁思成慢慢地好起来,可是,右腿落下了残疾,林徽因并没有嫌弃他。

据资料记载,梁思成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梁思成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徽因告诉他,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在民国时代,建筑学应该也是一个冷门专业,尤其对女人而言,有谁愿去和那些枯燥的理论和数据打交道?林徽因是一个有远见的女子,她知道建筑学在不久的将来,能为中国建筑服务。她最终在建筑领域成了行家里手,不得不让人佩服,她有非同一般的理性和空间思维能力。

1925年,林长民不幸中流d身亡,噩耗传来,21岁的林徽因,在异国他乡抱头痛哭。没有了父亲,往后的日子怎么办?她像疯了一般,急得在地上打滚,这样一来,急出了大病,梁思成给予安慰和照顾。在国内的梁启超主动承担料理林长民的后事。林徽因才稍稍放宽心,留在美国继续学业。次年春季班开始,在梁思成的帮助下,林徽因当上建筑设计教授的助理,到秋季班,又当上建筑设计课的辅导员,圆了“学建筑”的梦。

192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双双以优异的成绩,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两人从初识到相知,经过多年的恋爱,才“修成正果”,被人们善意地称为“梁上君子”和“林下美人”的天作之合。1928年3月21日,由梁思成的姐夫和姐姐主持,在异国他乡举行了结婚典礼。新婚之夜,梁思成拥着娇艳的妻子,问:“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机智且幽默地回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在个人情感上,林徽因是一个沉得住气的人,对于一个优秀的才女,婚前婚后追她的人如过江之鲫,最出色的男人是婚前的徐志摩,婚后的金岳霖,虽然也经历了风浪,经历了感情的摇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和梁思成共度一生。这需要理性,需要智慧,需要才华,林徽因为往后的才子佳人们做出了榜样。

在梁思成的一生中,也是钟情于林徽因的,多年以后,他评价林徽因,曾诙谐地说:“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地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五)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

杨绛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林徽因毕生情感,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她的内心还是比较淡定和从容,不然,在如洪水猛兽般的感情潮水中,她会六神无主,乱了方寸,无法自拔。

本来,女人偏重感性,不喜欢理科,尤其不擅长空间、方位、工程方面的东西。林徽因是个例外,她理性,才能做那么多关于建筑和工程方面的事情,她感性,才会成了一个作家,一位诗人。林徽因是真正的一代才女,她在很多业余的领域几乎都能达到专家的深度,所以她家才会长期高朋满座,成了著名的太太沙龙,她才会成为众星捧月的一朵玫瑰。

她精力充沛,将毕生的心血用在了学术上,据萧乾回忆:“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林徽因身上的标签有:中国著名建筑师、作家、诗人,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在民国文化的土壤上,在那个才女辈出的时代,林徽因无疑是无数男人心中最温暖和最温柔的印记。她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淡定,从容,与世无争。

(中年林徽因和梁思成)

【作者简介】莫玉林,干过建筑,修过铁路,进过工厂,闲暇时爱好文字。作品散见于《深圳特区报》《江门文艺》《西江文艺》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459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