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汉姆的骑士身份(贝克汉姆的骑士身份事件)
评论书籍:
标题:叙事改变生活
作者:(英)保罗·多兰
译者:何文忠、周、、
出版商: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20年4月
英国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但长期被拒绝授予爵士头衔(英国王室每年都会授予该国部分公民荣誉爵士头衔,以表彰他们对科学、艺术和公益事业的贡献。这种荣誉称号和奖章是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制度惯例)。根据当时英国媒体的分析,荣誉委员会没有把贝克汉姆列为评选对象主要是因为看不起足球运动员。
然而,拒绝骑士身份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后,网上有好事者评论称,贝克汉姆不配获得骑士身份,因为他的慈善并非纯粹的无私贡献,他的动机至少有一部分是为了得到认可,希望获得包括骑士身份在内的荣誉。更有甚者,我认为贝克汉姆是个“骗子”,被否定骑士身份暴露了他的“悲哀”。
这件事反映了网络暴力的恐怖。但为什么人们(至少是部分人)会觉得,如果一个名人做慈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和形象,那就不值得肯定?
贝克汉姆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经营“第7号:贝克汉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筹集了数百万英镑。足球生涯的最后,他效力于巴黎圣日耳曼,这期间的收入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贝克汉姆还支持从扶贫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许多公益事业。他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就因为想得到外界的认可,就会被外界否定呢?要知道,实验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如果善行得到认可,人们会更加无私。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心理学和科学系主任、行为科学教授、国际著名的幸福、行为和公共政策专家在其著作《叙事改变生活》中指出,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行为的理解和评价,甚至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和评价的推断,都是基于某种社会叙事结构。这种社会叙事类似于社会规范,由行为规则、心理认同和偏离规范后的制裁构成。
书中探讨了“追求”、“关系”、“责任”三种社会叙事,分别指的是当下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我们要富有,要成功,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们要按时结婚,一夫一妻制,生孩子;我们应该无私利他,身体健康,等等——我们把符合这种价值观和社会规范的人视为正常人,欣赏他们的行为。反而会区别对待,甚至给予其他惩罚。作者指出,现有的社会叙事在规范公众行为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影响力远远大于法律法规。但在具体问题上难以避免的僵硬死板,会束缚很多人获得内心的平静,追求生活的幸福。
为什么长期被网友喜爱的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会因为慈善遭遇网络暴力?因为人们意识到贝克汉姆想要提高自己的声誉,这违背了主流社会叙事中的一个元素,那就是利他主义被认为是需要保持低调的——用中国读者熟悉的话来说,叫做“利人不利己”。当然,“利人不利己”是一种很高尚很纯粹的状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容易达到的行为是利人利己,两者并不矛盾。如果我们不得不要求利他行为者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自己的幸福,那只能起到相反的说服效果。作者指出,大卫·贝克汉姆渴望获得爵士头衔和其他个人肯定。外界在评价这一点的时候,应该认为他曾经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过,并因此给成千上万的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他不应该不假思索地落入叙事陷阱。
财富可以促进社会福利,改善生活,使我们获得良好的医疗、教育等条件。然而,正如许多批评家指出的那样,财富越多越好。反而会出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超过这个转折点,收入的增加并不会带来幸福感的增加。尽管如此,关于财富和富裕的社会叙事,还是会让人们非常注重与他人的比较,追求超出自身需求的财富,甚至不惜诉诸各种投机,或借钱展示财富的外在形象(反而变得更加稀缺和贫穷),或以牺牲体力、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追求更短期的财富回报。《叙事改变人生》一书指出,社会叙事让很多人在财富面前很难做到“适可而止”。书中还谈到了类似的“成功”叙事,导致很多人放弃了足以谋生、符合自身利益的职业方向,而去追求以赚钱多少、社会地位高低为基础的相关职业和职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