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起源于中国

算盘起源于中国,第1张

算盘的起源和发明人(算盘起源)

算盘的起源(

2007年11月,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独立报》评选出了101项改变世界的小发明。中国的算盘很幸运,占了先机。在电子计算器还未普及的古代,算盘以快节奏、精确的计算征服了世界。在计算的同时,算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显示出非凡的生命力。

上图_算盘的顶珠、顶珠、底珠、底珠

历史悠久,初具规模。

顾名思义,算盘是一种辅助计算的手工工具。一般来说,算盘都是外用木架,通过直齿轮运转。档位数量多为奇数,以九至十五档为主。每一档都有串珠,每一档都有横梁,分上下横梁。上梁为“上珠”,有两个珠子,其中一个算五个,下梁为“下珠”,有五个珠子,每个算一个。

在算盘出现之前,人们用打结来计数。东汉郑玄《易经》记载:“古人无话,系一绳约。事大则结其绳,事小则结其绳。”九加一也认为:“古人无字,有誓,大事大绳,小事小绳,有多少结有多少结。以诚相待,足矣。”

上图_公元前305年的清华计算

到了商代,甲骨文中出现了百、千、万等一至十个字和十三个数词。春秋时期,民间通过竖摆和横摆的方法,用竹片做简单的计数和算术。用数字和方法,为珠算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东汉数学家徐悦所著《算术志》载有14种古代算法,其中第13种是珠算,又称“珠算四季控,经纬三才”,是最早的珠算记录。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话的评价是:“算盘三分刚,上、下两半止于珠中游动,中间部分固位。”每个位置有五颗珠子,上面的珠子和下面的四颗珠子不一样。上面不同颜色的珠子是五颗,下面的四颗珠子是一颗。“说明当时的算盘结构和现在的还挺像的。中华民族丰富的经验催生了算盘的出现。

以上_《算术志》是东汉时期编纂的一部数学专著,收录了十四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算法。

基于计数。

算盘的功能是计数和计算。中国古代是用十进制来计数的。这种方法确定了全十进制一的计数规则,数的大小由位值决定。十进制的优点在于计数简单,应用广泛。在古罗马,只有七种数字符号。数字再大一点就复杂了。古巴比伦人和古玛雅人分别采用20位制和60位制,因此计数运算相当困难。难怪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称赞十进制是“最好的发明之一”。十进制在珠算中得到了完美的运用,不仅可以对任意数字进行加减运算,还可以用位值标注数字的大小。

正因如此,算盘在古代被称为“宝器”。宋代数学家谢查维写了《儿童启蒙书·谢查维》,是现存最早的珠算书。书中提到:“在算盘中,算盘;向上,脊柱上方,向左;下,脊梁下,还有一个右;脊,板中横梁隔木。”说明算盘不仅在形制上更接近现在,在宋代也相当流行。

上图_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一家名为“赵泰成家”的名牌药店,柜台上放着一个15档14算盘。

北宋张择端画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画卷左侧赵泰成店铺的柜台上有一个十五档算盘。明朝十七年(公元1384年),刘伯温以推算的方式推算出大历,这一历法贯穿明朝,历时近三百年。

2 12次方的25位根是什么?即使是现在,也是一个难题。古代珠算应用专家朱载堉第一次找到了答案。十二年(公元1584年),朱明皇室朱载堉用自制的两行八十一档算盘得到了一个准确的结果:算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朱载堉的结果比欧洲人的早了几十年。15884 .算盘深入商业、数学、教育等领域,彰显了非凡的原创智慧。

上图_明代黄花梨算盘

快捷方便的计算神器

珠算的特点与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密切相关。1946年,美国在日本举办了一场计算比赛。一个是日本珠算专家,一个是精于加法机的美国会计。比赛结果显示,除了极大数的乘法运算,珠算在所有算法中都占了上风。算盘的优点是计算准确,误 *** 作率低,使用方便,多线程计算,是普通计算器无法比拟的。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原子d。当时中国只有两台104计算机,承担了大量繁重的计算工作。很多数据无法及时计算,耽误了整个开发进程。科学家使用计算、计算尺和手动计算器进行手工计算。把算盘称为“超级计算机”是恰当的,因为它可以和原子d联系起来。看似弱小的算盘,其实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上图_清代十三档和二十五档的算盘

文化积淀并不少见。

算盘的应用不仅如此,它还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宋末诗人柳荫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为主角的诗。诗中说:“算盘:不做瓮商舞,止饼之歌。努力怎么样?”元杂剧《庞居石错置未来债》中,也有一段珠心算的桥段:“我们家有一万顷田亩,也是日食三升粟。卜式睁着眼睛去李娜剥夺我的衣食,手闲着去那个算盘拨我的年龄。”

在《水浒传》中,英雄蒋敬的绰号是“神算子”,作者施耐庵将其描述为一个15档算盘,上下两棋,上下五棋。《红楼梦》第二十二集,贾府举行猜谜游戏,迎春以“天道运势不穷,难遇功德”为谜语,答案是“算盘”。文化中的算盘起初不变,但本质不变。

上图_民国时殷本珠算公式书

漂洋过海,享誉海外

其实珠算早就名扬天下了。14世纪,算盘传入日本。与中国古代16乘12的称重制度不同,日本实行的是12乘12的称重制度。于是,日本人将算盘改进为一珠下四珠的图案,计数的珠子也从珠子变成了钻石。目前,算盘在日本仍是方兴未艾。全国有近7000家培训机构,每年有50多万人参加珠算技能等级考试。15世纪,朝鲜、印度、越南等国开始使用算盘。

研究表明,练习珠算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开发右脑潜能。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150所小学引入珠算课程,在加州成立“珠算研究中心”,以西海岸为中心,在小学全面推行珠算课程。英国、芬兰和匈牙利也有类似的课程。巴西有21所大学把珠算作为必修课。赞比亚也掀起了珠算学习热潮。珠算在全球推广,意味着全世界人民充分认可中国智慧。

上图_满洲国的旧算盘

在漫长的实践过程中,珠算与生活紧密结合,形成了灿烂的珠算文化。台湾新竹城隍庙的大门上,挂着一个记人功过的大算盘。算盘两边各有一副对联:“为什么要多关心这个世界?”神仙自有大乘。“这是对珠算应用的高度概括,也是珠算文化价值的体现。2013年12月,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盘名副其实,名副其实。

作者:数白当黑更正/编辑:莉莉斯

参考资料:

[1]蒋志伟《中国民俗中的珠算文化》

[2]算盘:中国使用最广泛、影响最大的计算工具赵明。

文字由历史大学团队创作,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算盘的起源和发明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48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