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的英文翻译

天府之国的英文翻译,第1张

成都是天府之国的英文(天府之国英语)

天府之国英语(成都是天府之国英语)

在中国古代,四川有很多美称,比如川渝之地,巴蜀之地,繁华之地,还有很多简称,比如青衣,牦牛路,崖州。然而,在众多称谓中,“天府之国”仍然是最令人难忘的一个。如今,“天府之国”已经成为四川最著名的名片。只要一提,就能想起苏秦在《战国策》和《秦策》中对秦惠文说的一句话:“地富民富,战车千骑,千军万马难敌。这里土地肥沃,储量丰富,地势便利。此所谓天府也,天下霸主也。”这是关于“天府”最早的记载,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苏、秦所指的“天府”是关中平原,而不是现今的四川。

直到秦末汉初,张亮论证关中为都城时说:“关中左有一信,右有一陇蜀,一望无垠。这就是所谓的天府之国(《史记·留侯世家》),这里的“天府之国”也指关中地区。那么,四川是什么时候成为“天府之国”的呢?为什么能得到“天府之国”的美称?

这个问题的答案,几千年前诸葛亮就给出了。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平原,最著名的记载应该是《三国·诸葛亮传》:“益州险阻,良田千里,天府之国丰饶,以至于大帝成了皇帝”。这里诸葛亮认为益州资源丰富,还可以增加战略纵深。正是有了蜀国的支持,刘邦才得以成就他的帝王事业。通过诸葛亮的话,我们可以知道,四川在汉朝之前就已经是一片沃土,四川的繁荣是因为秦国。

秦末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的基础上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陆海辽阔,旱时引水入渗,雨时水闸堵塞。”所以说水旱随人,人不知饥,无荒年,故天下称天府。"(《杨桦国志·卷三·书志》)

在都江堰的防洪灌溉下,成都平原成为古代最肥沃的平原,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但由于天府之国指的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而中国土地资源丰富,所以古代仍有不少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如“京师古蓟之地,左为渤海所围,右为太行山所围,南为雍河所围。其形优于天下,故称天府之国”,指华北北部。此外,江淮和福建也曾被称为“天府之国”,但最后四川却从中脱颖而出,天府之国几乎成了它的专有代名词。

四川能做到这一点,不是没有原因的。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优势。首先,从地理优势来说,四川盆地以紫色砂岩和页岩为主,这两种岩石很容易风化成富含营养元素的紫色土壤,所以孕育了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相对隔绝的地形也为其提供了天然的保护,不仅减少了战争的蔓延,也保护了许多动植物物种。例如,四川盆地有一万多种植物和许多古老的物种,居中国之首。同时,它也是中国动物种类最多、最完整的地方,中国人民最喜爱的大熊猫就诞生在这里。

在天气条件方面,四川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四川有着古老的历史。两百多万年前,四川就有人类活动。两万五千年前,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主的高度发达、繁荣、古老的文明。秦统一天下之前,四川被纳入版图,开启了四川与中原的沟通。西汉时期,四川迎来了繁荣,成为当之无愧的“天府之国”。

就人的和谐而言,四川是独一无二的。曾被苏秦称为“天府”的秦国陷入战乱时,成都正在飞速发展。秦国的“天府”被“人祸”彻底摧毁。经历了春秋争霸、战国大乱、秦统一六国等一系列战争,秦朝终于统一了天下,但代价是天下大乱,百姓九族空。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成了寡妇。

不过,秦朝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秦始皇派30万秦军守卫边境。“是让蒙恬北筑长城,守围墙,可是匈奴在七百多里之外。胡人不敢南牧马,士不敢弯弓怨”(论秦)。然后他们招募了30万人修建长城,50万人修建阿房宫,70万人修建秦丽陵墓。这些当然是秦始皇的功绩。《阿房宫赋》中“遮三百余里,隔日”的描写,体现了阿房宫的宏伟,但不要。秦始皇大兴土木,连蜀山都砍了,更何况关中地区的树木植被肆意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于是,曾经富饶的关中平原变得越来越贫瘠。

然而恰恰相反,在李冰的统治下,尤其是都江堰的修建,蜀地是一片广袤的土地。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成都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的发展。所以盛唐李白才能够面对西蜀,写出“九天十成都,万户入花厅。”“秦川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座美丽的草山”的诗句,也是李白豪放的《皇帝游南京西十首》,让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传遍全国。

所谓“天府”,原本是掌管天下珍宝的天官,而四川是中国的珍宝。自古以来,四川就是一个战略要地。著名的军事家,如张亮、诸葛亮,都把它视为立国之本。中原王朝经历战乱,有生力量都来四川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抗日时期,四川成为中国抗战的大本营,川军成为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的军队之一。它获得了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四川成都仍然是中国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其宜人的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美食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四川,历经数千年的历史风风雨雨,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向世界讲述着自己的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

史刘基侯时嘉司马迁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杨桦国志》卷三《蜀志》

《大明统一志》

论秦代贾谊

杜牧阿房宫赋

李白《皇帝西游南京十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480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