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介绍

关于雾介绍,第1张

关于雾介绍

[拼音]:wu

[外文]:fog

由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地面的水平能见度降低。一般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雾现象称为雾,能见度在1~10千米的,称为轻雾。

雾中水滴称为雾滴,其半径大多数为2~15微米,有的可达60微米。雾滴浓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的雾滴数)一般为1~100个/厘米3,浓雾中可达 500个/厘米3;雾中含水量 (指单位体积空气中雾滴的质量)一般小于0.1克/米3,浓雾可达1克/米3。用光学方法测量的结果表明:雾中还有一些半径为0.4~1微米的小滴,浓度有时达到1000个/厘米3,但其存在对雾的含水量的贡献很小。轻雾中的雾滴更小,含水量也很小(约0.01克/米3)。0°C以上的雾称为暖雾;0°C以下的雾称为冷雾。由于温度不同,雾滴的性质也不同。冷雾一般由过冷水滴组成,又称过冷雾。也有含冰晶的,温度愈低,雾中出现冰晶的概率愈大。完全由冰晶组成的冷雾,称为冰雾。

雾按其成因可分为四类:

(1)辐射雾。夜间地面因辐射而冷却,使贴近地面的空气层中的水汽凝结而成雾,一般发生在晴朗无风(或小风)的夜间,日出之前最浓,日出后随地面气温升高而逐渐消散或上升为层云。这种雾的厚度一般为100~200米,最薄的只有2~3米(贴近地面)。

(2)平流雾。暖湿空气移至较冷的下垫面上,其下部的水汽因冷凝而形成的雾,常常在冬季发生。它持续的时间一般较长,厚度较大,有时可达几百米。

(3)蒸发雾。冷空气移到较暖的水面上,水面快速蒸发,使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而形成的雾。

(4)锋面雾。暖锋前降的雨蒸发后,使低层空气接近饱和,加上平流冷却作用或者随着锋面的移近,气压下降,使温度稍有降低而形成的雾。

雾凇

它是低温时过冷雾滴或水汽在树枝、电线等物体表面撞冻或凝华而形成的冰晶沉积物(见彩图)。常在严寒的雾天或相对湿度很大的雾天出现。它一般呈白色或乳白色,由无数小冰珠或小冰晶重叠组成,有时增长得很厚。雾凇有两类:

(1)由水汽在物体表面凝华而成的针状雾凇,呈枝状的白色晶体,质地松散,容易震落,多出现于微风严寒的天气。

(2)由过冷雾滴在物体上冻结而成的粒状雾凇,表面起伏不平,多朝一个方向增长,呈乳白色,多出现于微寒、浓雾、有风的天气。当风较大时,过冷雾滴常撞冻在物体的迎风面上和突出部位。这种雾凇增长较快,有时可很厚。雾凇严重时会影响交通运输、通讯和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章

  • 风鬟雾鬓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风言雾语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拥雾翻波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兴云作雾成语辞典
  • 心痛舒喷雾剂药学
  • 集约化养鸡场喷雾免疫要点鸡
  • 雾集云合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堕云雾中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云蒸雾集成语接龙成语接龙
  • 大烟雾山国家公园建筑与名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542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4
下一篇 2022-1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