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钟虫科介绍

关于钟虫科介绍,第1张

关于钟虫科介绍

[拼音]:zhongchong ke

[外文]:Vorticellidae

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寡膜纲缘毛目的1科,通称钟虫。因体形如倒置的钟而得名。中国已发现 111种。钟状身体的底部收缩为帚胚,由此长出能伸缩的、内含肌丝的柄,以固着在各种基质(丝状藻类、水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石、砂、泥等)上。成体营固着生活,不需在水中游动,体纤毛退化,但表膜上仍可看到微细的横纹。前端口围部分的纤毛十分发达,由3片(内缘的中膜和内膜、外缘的外膜)左旋小膜口围带组成(见图)。当口围带上的小膜摆动时,产生水流,把食物卷入口围的漩涡内,通过口前庭内纤毛的摆动,食物进入胞口,形成食物泡,在细胞质内进行食物的消化。一般以细菌和碎屑为食,也有的吃小的藻类。伸缩泡靠近口前庭,通过一小管或不大的储蓄泡把排泄物送到口前庭再排出体外。伸缩泡有呼吸和调节渗透压的作用。大核可呈带状、香肠状或马蹄状,小核圆形。无性生殖是由母体不等分裂,大的仔体留在柄上,小的仔体在反口区产生一圈纤毛环,脱离母体,以反口纤毛环为前端在水中游动,称为幼期游泳体。在适当条件下,游泳体以反口端固着在基质上,长出柄,反口纤毛环退化,成为成体。除了单个生活的钟虫外,还有群体生活的种类,柄分叉呈树枝状、每根枝的末端挂了钟形的虫体。柄内肌丝相互连接,只要触动一点,群体上的全部虫体和柄一起收缩,如聚缩虫;也有的肌丝在柄的分叉处断路,各虫体和其柄独自收缩,如单缩虫;更有的柄内无肌丝,因此只有虫体收缩,整个树枝状的柄不能收缩,如累枝虫。无论是单个的或是群体的种类,在废水生物处理厂的曝气池和滤池中生长十分丰富,能促进活性污泥的凝絮作用,并能大量捕食游离细菌而使出水澄清。因此,它们是监测废水处理效果和预报出水质量的指示生物。典型种是钟形钟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542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3
下一篇 2022-1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