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这首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曾经让无数中国人热泪盈眶。
五星红旗作为中国的象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感情。
当我们看都五星红旗,总能将它和中国共产党联系在一起,和中国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但是,五星红旗的诞生过程却十分不容易,可以说经历了多番的讨论和争执,最终才由毛主席决定最终的方案。
那么五星红旗是如何诞生的?又是谁设计的它呢?
一、国旗讨论陷入僵持
1949年4月,北平和平解放后,迎来了第一个春天。
然而这个春天对于北平来说是异常繁忙的。
因为以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团体已经在北平开始准备新中国的筹备工作。
新中国成立对于全中国的人民来说都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
它标志着我国结束了战乱,取得了统一,同时也预示着一个国家的正式确立。
因此,这次的筹备工作可以说调动了全国各地的“精兵强将”投入到建国前的准备工作中.
文学家、作家、哲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将军等等各行各业的人汇聚在北平,为建国的各项事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此,这一年的火车站格外的热闹。
4月底,彭光涵带着自己的妻儿除了北平的火车站。
自从接到中央统战部的通知后,彭光涵就带着妻儿连夜赶往北平,加入新政协的筹办事务当中。
彭光涵一手抱着两岁的儿子,一手提着一个皮箱,里面装着他的衣物。
尽管脚步匆忙,但是彭光涵的神色还是非常的高兴。
彭光涵和他的家人们
在中南海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彭光涵到了给他安排得住所。
中南海的人员格外的忙碌,到处都是脚步匆匆的人。
可是不一样的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似乎在期待着一件大喜事的发生。
1949年6月15日,中国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大会在中南海的勤政殿开幕。
这次的会议主要就是对建国前的一系列工作进行分工安排。
在会议上,毛主席将筹备会分为六个小组,其中第六小组主要负责的就是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国都等拟定方案。
担任第六小组主张的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马叔伦,副组长是叶剑英和茅盾文学奖的得主沈雁冰。
彭光涵也被分到了第六组里,并担任秘书的职务。
随后,第六小组便针对国旗、国徽等等各项事务展开工作。
会后,马叔伦把第六小组的主要负责人召集在一起说道:“我们小组的工作大家都清晰了吧?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在座的各位都表示明白了会上的指示,并且等待马叔伦的下一步计划。
于是马叔伦给每位副组长分配了任务,并且交代彭光涵负责资料收集和审查工作。
马叔伦
马叔伦最后说道:
“大家先根据各自分配到的工作成立一些小组,把工作细化一下,招一些靠谱的人在各自的小组内工作,安排好了上报到我这里。等到所有分工都明细了,我们再开一次大会。”
大家都点点头,分头开始各忙各的。
7月4日,在经过将近半个月的明细分工、招人、安排工作、培训等之后,第六小组在勤政殿召开了一次会议。
在这次的会议中,各个组长经过讨论,决定先以新政协筹委会的名义公开向全国人民征集对国旗、国徽、国歌的意见和方案。
二、稿件筛选面临难关
征集的通知下发到各个省市之后,全国人民都积极踊跃地报名。
而位于浙江瑞松的一位小伙曾联松也注意到了国旗征集这个通知。
7月,曾联松从上海的《解放日报》看到了政协筹备会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通知。
他反反复复地把通知读了好多遍,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曾联松
曾联松从小就爱书画,不仅写得一手好字,在画画上也颇有自己的想法。
于是,曾联松决定参加这次稿件的征集活动。
他飞快地跑到文具店里买来纸和笔,开始在家里日夜钻研如何画出符合组织要求的国旗。
在曾联松的家里,到处都是他扔掉的手稿,画着画着不满意了,他就把纸揉成一团丢在地上。
每次创作出来的成果曾联松都不满意,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就在曾联松有些气馁的时候,他找到了灵感。
一天晚上,曾联松出门散步,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突然想起了《东方红》了的一句歌词:“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曾联松想为什么不能把五角星作为国旗的一部分呢?
晚年曾联松
其实五角星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
早在工农红军成立的时候,毛主席在设计军装的时候,就将五角星作为红军的一种装饰,用来区别于当时的国民党。而之所以选择五角星,是因为毛主席认为五角星的五颗角象征着工农兵学商团结一心革命。
从此,五角星便成为了共产党的标志而沿袭了下来。
电视剧红军剧照
曾联松赶忙往家里跑,将五角星画到国旗上,可是接着他又犯了难。
五角星应该选什么颜色?画几个五角星比较好?放在什么位置?曾联松又陷入了纠结当中。
距离截稿的日期已经非常接近了,但是曾联松始终画不出自己满意地国旗。
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拿着几个布做的五角星在一块红布上来回比划。
有一次无意间,曾联松将五角星放在了旗面的左上方,顿时觉得有种天高海阔之感。
星星好似冉冉升起,高挂空中,其余地方的留白也恰到好处。
曾联松顿时才思泉涌,觉得应该让一群五角星围绕着一个大五角星,寓意着全国各族人民拥护着共产党。
思索了半天,曾联松用了四颗小五角星、一颗大五角星,并且在大五角星内加入了一个镰锤形状,代表着共产党。
这四颗代表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民主人士,大五角星则代表着共产党。
曾联松与他设计的国旗
由此,曾联松终于完成了国旗的制作。
看着自己制作完成的手稿,曾联松终于满意地笑了。
在他的手稿说明词中,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制作思路和这副手稿代表的含义。
然后便将自己的手稿投入了邮箱当中。
而在中南海,彭光涵每天都和工作人员一起接收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份手稿。
他们将手稿拆封、阅览、登记、统计,并最终筛选出可以进一步讨论的。
这项工作既枯燥又繁琐,但是彭光涵和手下们干得津津有味。
因为从不同人民的手稿中,他们总能解锁不一样的符号意义。
尽管来稿的群众教育水平、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画功也形态各异。
但是每一份稿件都干净整洁,即便是不会画画的人,也能从手稿中看出他在作图时的小心翼翼。
而这其中包含着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敬畏感,这也令彭光涵和工作人员们很是欣慰。
到了9月14日这天,来稿的数量达到3000多幅,彭光涵和工作人员们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在这3000多幅手稿中,选出了38幅。
并将它们依次编号,制成了一本简易的书,名为《国旗图案参考资料》。
而曾联松的手稿也被选入了《国旗图案参考资料》当中,被编为32号。
然而想要在这38幅稿件中选出一张符合大家期待的国旗图案并不容易。
二、选定国旗再起波澜
9月21日晚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的怀仁堂开幕。
而挑选国旗的马叔伦、彭光涵还在忙碌着。
政协会议后成立了六个分组委员会,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国旗、国歌、国徽、国都和纪年的审查委员会,委员会一共有来自45个单位的55个代表。
这天,代表们人手一份马叔伦和沈雁冰撰写的《关于拟定国旗、国歌、国徽方案的报告》,以及彭光涵编印的《国旗参考资料》。
大家对于这38个国旗方案议论纷纷,讨论的非常激烈。
有的人说1号好、有的人说6号,有的人则认为32号好。
大家一致都难以形成统一的意见,马叔伦对彭光涵说:“你拿着一份《国旗参考资料》去找一趟周总理,看他们怎么说。”
晚上8点,彭光涵带着资料来到了中南海,和周总理的秘书汇报来意。
周恩来总理
还没等秘书去传话,周总理刚好来到秘书处。
周总理看彭光涵也在这里,就说道:“小彭,讨论国旗图案你从头到尾都在场,你给我说说你们第六组推荐的图案和各小组的讨论情况。”
彭光涵便把参考资料递到周总理的手中,一张一张地给周总理介绍投稿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当讲到32号国旗手稿时,彭光涵说道:
“这幅图是截稿前两三天收到的,马叔伦、田汉、郭沫若等人都觉得这个图案有新意,美丽大方简洁,这个投稿人原本是用5个小星代表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民主人士,但是我们组认为这不符合国情,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周总理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挺好,有中国新政权的特征,能表现共产党领导下的四个阶级大团结。”
随后周总理拍着彭光涵的肩膀说:“好,你按照32号图案制作一个大一点的样图,还要做一面大旗,用绸缎做,明天下午交给我。”
彭光涵接到任务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他去制旗社说明了来意之后,制旗社的人选用了最好的绸缎。
彭光涵交代说一定要赶在明天下午之前完成。
而这面五星红旗,也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面旗。
当天下午彭光涵就将绸缎国旗送到周总理手中。
当时周总理正准备去丰泽园开会,他对彭光涵说道:“我们在丰泽园正好有个会议,讨论国旗的方案,你熟悉情况,今天就由你来做会议记录吧。”
说着就带着彭光涵往丰泽园的方向走去。
丰泽园里已经聚集了毛主席、郭沫若、茅盾、黄炎培、田汉、徐悲鸿、李立三、梁思成等人,这次的会议请来的都是文学、艺术、建筑领域的名家。
毛主席希望国旗图案能够得到专业领域人士的认可。
在这之前,毛主席已经对38张国旗样稿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且也认为曾联松的32号比较好。
他在会议上拿起一张32号的五星红旗手稿说道:
“很多人都说《复字32号》这面旗的图案好,我看也是比较好的,中国革命胜利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了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斗争得来的,这个团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以后将来,我们都要大团结!”
毛主席的一番话赢得了场下的一片掌声。
就在大家都认为32号将成为新中国国旗的标志时,其中一个代表却提出了疑惑。
“主席!我们以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后两个阶级没有了,我们的国旗岂不是要改了?”这位代表说道。
其他的人都诧异地看着这名胆大的代表。
毛主席思索了一番说道:
“你说得很有道理!那我们就把国旗图案的说明改一下,不说这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四个阶级,改成五星红旗象征中国人民革命大团结!”
听了毛主席的话,台下的代表们纷纷点头。
这时彭光涵将制作好的绸缎红旗递到毛主席的手中,毛主席抚摸着国旗说道:“好!好啊!把它撑开看看。”
工作人员帮忙将这幅大的五星红旗撑开,并举着站在了毛主席的身后。
在五星红旗的映衬下,毛主席显得更加精神。
这面旗子,也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面红旗。
不久后,曾联松就收到了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寄来的邮件,里面有一封信、一本人民政府纪念刊和人民币五百万。
信中写道:“你所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业已采用,兹赠送人民政府纪念刊一册,人民币五百万元,作为酬谢你对国家做出的贡献……”
五星红旗的诞生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心血,也体现了中央领导人的深谋远虑。
这面旗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镌刻这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