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的故事_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_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第1张

王献之的故事_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的故事(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第2张 王献之的故事_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的故事(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第2张

两人由此暗生情愫,惺惺相惜。哪知桃叶的命运多舛,父亲病逝,自幼定亲的男子又突然夭折。男家还要捆绑她葬婚,也就是要将她捆绑起来,置于墓旁,任由野兽撕咬,听由命运安排。也是桃叶的命大福大,更是爱情的力量主宰,桃叶终于在石碑上磨断绳子逃了出来。天亮时,她不知不觉便跑到秦淮渡边。恰逢又是三月初三,不久便遇到来洗砚的王献之,一番倾诉,两人终于敞开心扉,王献之搀起桃叶的手,爽朗地说:“跟我回去吧,不要怕旁人冷言耻笑!”这便是南京人所描述的王献之与桃叶两人相遇、结识、倾心和相爱的经过。

王献之的故事_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的故事(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第2张

最早的文字记载,则见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

桃叶渡

《图经》云:在县南一里秦淮口。桃叶者,晋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献之诗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不用楫者,谓横波急也。尝临此渡歌送之。杨修之有诗云:“桃叶桃根柳岸头,献之才调颇风流。相看不语横波急,艇子翻成送莫愁。”

作者张敦颐为北宋绍兴年间人,引诗作者杨修之,即杨备,西昆体诗人杨忆的弟弟,为北宋早期人。而引用《图经》,书名当为省文,全名不详,今已佚,有人断为唐五代书,可作参考。

此段文字涉及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故事,点出了王献之当时的大胆行为,站在渡口,面对渡船上的桃叶,高歌送之。杨备的诗,一方面赞扬桃叶的美丽,貌如莫愁——南京人心目中的女神;另一方面则充分肯定了王献之的爱情表达方式,才调风流。

王献之的故事_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的故事(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第2张

这首歌的意思是,深情地呼唤爱妾桃叶,这段水域横流湍急,险情严重,过渡时连桨也不用划,但是,你不要怕,我在这边渡口迎接你哩!

第二首云:

王献之的故事_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的故事(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第2张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此时,王献之遇到了桃叶,两情相怡,心心相印,痴情释放,哪里还管什么公主,什么驸马,什么“夫为妻纲”,什么“门当户对”,统统抛诸脑后。既然能纳妾,我就公开宣爱。王献之的爱情观、婚姻观,重在于情,重在相知,早已超出了封建社会传宗接代乃至通过联姻达到某些政治目的等等的婚姻理念。

之前,王献之对妻子郗氏的爱,是真爱,被皇族拆散之后,曾写信给郗氏云,“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唯当绝气平。”这就是他为我们留下的《奉对帖》。对前妻的怀念与愧疚,至死不能忘怀。他重病临终前,问他有何憾事,他说:“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仍然思念前妻,对离婚再娶抱憾。

王献之的故事_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的故事(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第2张

《奉对帖》

之后,他爱上桃叶,便接受教训,不再委屈自己,连同之前被迫离婚的愤慨,终于在桃叶渡边爆发出来,放声高歌,向众人宣告:我就是爱桃叶!向封建礼教宣告:我就是叛逆者!此等勇气,泣鬼神而震天地。

当年,江南盛歌《桃叶》诗;如今,仍传爱情事。1987年,在桃叶渡北岸,建成一座镌有“古桃叶渡”的石牌坊和套亭。2003年,扩建为桃叶渡遗址公园,诗碑廊上,镌刻着王羲之、王献之两位大书法家及历代文人墨客撰写的有关桃叶渡、王献之和桃叶爱情故事的诗词。漫步此中,我们在领略桃叶渡风光的同时,耳际便会响起王献之和桃叶对唱的歌谣,是那样的情深意长。

王献之的故事_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的故事(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第2张

(注:文中桃砚缘两幅插图,见连环画《桃砚缘》,华涌骕原著,吴福林改编,裘国骥绘画,黄培中封面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出版)

审核:朱振鑫

发布:余晓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7290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27
下一篇 2022-1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