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的故事和寓意和启示

井底之蛙的故事和寓意和启示,第1张

第一节 《论语》 中的典故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 “语录体”。《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语言经典,留下了大量的事典和语典。

1.“不亦乐乎”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不亦乐乎”后来表示事态发展已到极度,兼有淋漓尽致之意。

2.“犯上作乱”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学而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级,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犯上作乱”后指冒犯或违抗尊长、君上,悖逆后叛乱的行为。

3.“三省吾身“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学而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 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三省吾身”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常常用于表示自警自律。

4.“知命”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知命”后代称50岁,知命之年也是指50岁。

5.“见义勇为”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为政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见义勇为”后指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又有见义必为、见义敢为。

6.“敏行”的典故

典故出于 《论语·里仁篇》: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敏行”后指勉力修身。

7.“朽木不可雕”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公冶长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朽木不可雕”后指无用之才,不堪造就。

8.“闻一知十”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公冶长篇》: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和你一样,都不如他。”

“闻一知十”后指聪明而善于类推。又有 “闻一知二”的表述。

9.“骍角”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雍也篇》: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不想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会舍弃它吗?”

“骍角”后表示后辈峻拔远胜于前辈。

10.“敏求”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述而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求得知识的人。”

“敏求”后指勉力以求。

11.“举一反三”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举一反三”表示触类旁通的意思,还有 “举隅”“一举三反”“一隅三反”“隅反”的表述。

12.“闻韶忘味”的典故

典故出于 《论语·述而篇》:子在齐闻 《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闻韶忘味”形容音乐高妙,令人忘情。又有 “三月不知肉味”“三月忘味”“适齐忘味”“听咸韶”“忘味”“忘味三月”“闻韶忘肉“等表述。

13.“求仁得仁”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述而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求仁得仁”后指如愿以偿。

14.“坦荡”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述而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坦荡”后指胸襟开阔,心地纯洁。

15.“三让”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泰伯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三让”后指盛德。

16.“六尺之孤”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泰伯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六尺之孤”后指未成年的孤儿,多指年幼的皇位继承人。又有“六尺之托”的表述。

17.“秀而不实”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子罕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秀而不实”的典故原来是孔子借来比喻颜回早死,后来指资质聪明而不幸早死,或才能出众而功业不就。

18.“近悦远来”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子路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近悦远来”后指政治清明,远近归附,又有 “悦远”“悦来”等表述。

19.“行果”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子路篇》: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行果”原指行事果断,后用以指事功已就。

20.“攘羊”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子路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攘羊”指出亲人的过错。又有 “攘羊告罪”“证父”“证羊”“证羊攘父”的表述。

21.“文子同升”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宪问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臣。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文子同升”后指家臣奴仆和主人同居官职。

22.“困学”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季氏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困学”本指有所不通才学习,后用以指刻苦学习。

23.“来者可追”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微子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

“来者可追”指以后的事上能补救。

24.“柳惠三黜”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微子篇》: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柳下惠当典狱官,三次被罢免。有人说:“你不可以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按正道侍奉君主,到哪里不会被多次罢官呢?如果不按正道侍奉君主,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本国呢?”

“柳惠三黜”后指因坚持直道而官场失意,屡遭挫折。又有“柳惠直言”“柳下官”“三黜”“三黜柳”等表述。

25.“必世”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子路篇》:子曰: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孔子说: “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30年才能实现仁政。”

“必世”后指30年。

26.“不知所措”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子路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 “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 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不知所措”后形容不知道该怎样办才好。

27.“箪瓢陋巷”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雍也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箪瓢陋巷”后指生活简朴、安贫乐道。又有 “箪瓢”“箪瓢乐”“箪瓢颜乐”等表述。

第二节 《孟子》 中的典故

《孟子》是“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11篇,现存7篇14卷。总字数35000余字,二百八十六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一书也留下了大量的典故。

1.“肥甘轻暖”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梁惠王上》: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 “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孟子说:“大王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了笑,却不说话。孟子便说:“是为了肥美的食物不够吃吗?是为了轻暖的衣服不够穿吗? 还是为了艳丽的色彩不够看呢?是为了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吗? 还是为了身边伺候的人不够使唤呢?这些,您手下的大臣都能够尽量给您提供,难道您还真是为了这些吗?”宣王说:“不,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您的最大愿望便可以知道了,您是想要扩张国土,使秦、楚这些大国都来朝贡您,自己君临中国,安抚四方落后的民族。不过,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宣王说:“竟然有这样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呢。爬上树去捉鱼,虽然捉不到鱼,却也没有什么后患。以您现在的做法来实现您现在的愿望,费尽心力去干,一定会有灾祸在后头。”宣王说:“可以把道理说给我听听吗?”孟子说:“假定邹国和楚国打仗,大王认为哪一国会打胜呢?”宣王说:“当然是楚国胜。”孟子说:“显然,小国的确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口很少的国家的确不可以与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的确不可以与强国为敌。中国的土地,方圆千里的共有9块,齐国不过占有其中一块罢了。想用这一块去征服其他块,这跟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区别呢? 大王为什么不回过来好好想一想,从根本上着手呢? 现在大王如果能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您的朝廷上来做官,天下的农民都想到您的国家来种地,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做生意,天下旅行的人都想到您的国家来旅行,天下痛恨本国国君的人都想到您这儿来控诉。果真做到了这些,还有谁能够与您为敌呢?”

“肥甘轻暖”后指生活优裕。

2.“齐王舍牛”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梁惠王上》: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 ‘何可废也? 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孟子说:“我曾经听胡龁告诉过我一件事,说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牵着牛从殿下走过,您看到了,便问:‘把牛牵到哪里去?’牵牛的人回答:‘准备杀了取血祭钟’。您便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处死刑一样。’牵牛的人问:‘那就不祭钟了吗?’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 用羊来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宣王说:“是有这件事。”孟子说:“凭大王您有这样的仁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老百姓听说这件事后都认为您是吝啬,我却知道您不是吝啬,而是因为不忍心。”宣王说:“是,确实有的老百姓这样认为。不过,我们齐国虽然不大,但我怎么会吝啬到舍不得一头牛的程度呢?我实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发抖的样子,就像毫无罪过却被判处死刑一样,所以用羊来代替它。”孟子说:“大王也不要责怪老百姓认为您吝啬。他们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里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况,大王如果可怜它毫无罪过却被宰杀,那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宣王笑着说:“是啊,这一点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了。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过,老百姓这样认为,的确也有他们的道理啊。”

“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3.“出尔反尔”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梁惠王下》: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底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满粮食,库房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 只要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官而牺牲了。”

“出尔反尔”表示你如何对待人,人亦如何对待你。

4.“箪食壶浆”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梁惠王下》: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一些诸侯国在谋划着要来救助燕国。齐宣王说:“不少诸侯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说:“我听说过,有凭借着方圆七十里的国土就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的国土而害怕别国的。《尚书》说:‘商汤征伐,从葛国开始。’天下人都相信了。所以,当他向东方进军时,西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当他向南方进军时,北边国家的老百姓便抱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到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就像久旱盼乌云和虹霓一样。这是因为汤的征伐一点也不惊扰百姓,做生意的照常做生意,种地的照常种地。诛杀那些暴虐的国君抚慰那些受害的老百姓,就像天上下了及时雨一样,老百姓非常高兴。 《尚书》说:‘等待我们的王,他来了,我们也就复活了!’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您的军队去征伐他,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可您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宝器,这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天下各国本来就害怕齐国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而且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放回燕国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各界人士商议,为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从燕国撤回齐国的军队。这样做,还可以来得及制止各国兴兵。”

“箪食壶浆”后成为犒师拥军的典故。又有 “箪食”“食箪壶浆”的表述。

5.“乔木”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

孟子拜见齐宣王,说:“我们平时所说一个国家历史悠久,并不是指那个国家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可大王您现在却没有亲信的大臣了,过去所任用的一些人,现在也不知到哪里去了。”

“乔木”形容故国或故里。

6.“氓廛”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有一个奉行神农氏学说,名叫许行的人,从楚国到滕国觐见滕文公说:“我这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施行仁政,希望得到一所住处,成为您的百姓。”

“氓廛”后指民家住房。

7.“取诸宫中”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滕文公上》: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何许子之不惮烦?

孟子于是说:“农夫用粮食换取锅、瓶和农具,不能说是损害了瓦匠铁匠。那么,瓦匠和铁匠用锅、瓶和农具换取粮食,难道就能够说是损害了农夫吗? 而且,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烧窑冶铁做成锅、甑和各种农具,什么东西都放在家里随时取用呢?为什么要一件一件地去和各种工匠交换呢? 为什么许先生这样不怕麻烦呢?”

“取诸宫中”后指取用于自己家中,言其便利。

8.“取长补短”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滕文公还是太子的时候,要到楚国去,经过宋国时拜访了孟子。孟子给他讲善良是人的本性的道理,话题不离尧舜。太子从楚国回来,又来拜访孟子。孟子说:“太子不相信我的话吗?道理都是一致的啊。成覸对齐景公说:‘他是一个男子汉,我也是一个男子汉,我为什么怕他呢?’颜渊说:‘舜是什么人,我是什么人,有作为的人都会像他那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周公难道会欺骗我吗?’现在的滕国,假如把疆土截长补短也有将近方圆五十里吧,还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说:‘如果药不能使人头昏眼花,那病是不会痊愈的。’”

“取长补短”形容吸取长处弥补短处。

9.“颡泚”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 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孟子说:“这个夷子真的认为人们爱护他哥哥的孩子和爱护邻居的孩子一样吗? 那是有取舍的。婴儿在地上爬着将要跌进井里,这不是婴儿的罪过。况且天生万物,每物只有一个根本,而夷子却认为有两个根本。大概上古时候曾经有不安葬自己父母的人,他的父母死了,就把尸体扛起来丢到山沟里。后来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撕食尸体,苍蝇蚊子也聚来叮咬。他的额头上就冒出了汗,斜着眼而不敢正视。这个汗呀,不是留给别人看的,是内心真情表现在脸上的结果,于是这人就返去拿筐和铁锹来掩埋尸体。掩埋尸体确实是对的,那么孝子和仁爱的人埋葬自己的亲人,也必然是有道理的。”徐辟把这些话告别了夷子。夷子怅然若失,停了一会才说:“命运就是这样啊。”

“颡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10.“春秋笔法”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滕文公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现在正道衰微,淫邪的学说和暴虐的行为随之兴起,臣子杀君主的事有了,儿子杀父亲的事也有了。孔子为之忧虑,便著述了《春秋》。《春秋》所记载的是天子的事,所以孔子说:“将使世人了解我的恐怕也只有《春秋》了,将使世人责怪我的恐怕也只有《春秋》了。”

“春秋笔法”后指曲折而义含褒贬的文字。又有 “春秋笔”“春秋”“笔削”的表述。

11.“攘鸡”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滕文公下》: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戴盈之说:“田租十分取一,取消关卡市场的税收,现今还不能办到。请先减轻,等到明年再办,怎么样?”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都偷他邻居的鸡,有人告诫说:‘这不是君子之道。’他却说:‘请让我少偷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完全改正。’如果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赶快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攘鸡”指未能及时改正错误。

12.“求艾”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当前一些希望统一天下的人,就好像生了七年的病,企图用三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假如不积蓄民心,一辈子也得不到天下。如果不立志于仁爱,就会一辈子忧患受辱,以至陷入死亡的境地。《诗经》上说:“怎么能做得好呢? 不过一起落水灭亡罢了。”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求艾”后指求医问药。

13.“己溺己饥”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离娄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孟子说:“禹、后稷、颜渊走的是同样的人生道路。大禹想到天下有遭水淹没的人,就像自己也被水淹了一样。后稷想到天下有挨饿的人,就像自己也挨饿一样。所以才那样急人之急。大禹、后稷、颜渊,如果互相交换一下位置处境,也都会有同样的表现。现在自家人互相打斗,要去救他们,即使是披头散发、帽缨紊乱去救急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乡间邻居打斗,也是披头散发、帽缨紊乱去救急,那就难以理解了,如果是关门闭户则是可以理解的。”

“己溺己饥”后指视人民疾苦责在于己,因而以解除人民疾苦为己任。又有“己饥己溺”“饥溺”的表述。

14.“简”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离娄下》: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言,孟子独不与言,是简也。”孟子闻之,曰: “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齐国大夫公行子的儿子死了,右师王前去吊丧,进了门,有上前与王交谈的,也有到王座位旁跟他说话的,独有孟子不和王说话,右师王很不高兴,说:“各位大人都与我打招呼,孟子偏偏不与我说话,是怠慢于我。”孟子听到这话,说:“按行为规范的规定,在朝廷上不能越过自己的位子互相交谈,也不隔着台阶作揖。我想按规范行事,右师认为我怠慢他,不是太奇怪了么?”

“简”后指依理行事而被人误解为傲慢无礼。

15.“起墦”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瞯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齐国有一个人家中有一妻一妾,她们的丈夫外出,一定是酒足饭饱才回来。他妻子问他跟谁在一起吃喝,他说全是富贵人物。他的妻子告诉妾说:“丈夫每次外出,都是酒足饭饱才回家,问他跟谁吃喝,他说全是富贵人物,但家里从来没有显赫的人来过,我要去偷看丈夫所去的地方。”次日清早起床,她偷偷地跟着丈夫到他所到的地方,全城的人没有一个站立着跟她丈夫交谈的。后来到了东郊的坟场里,丈夫便走到祭扫坟墓者那里乞讨剩下的酒肉;不够饱,又四处张望转向别家乞讨。这就是他酒足饭饱的办法。他妻子回来后,告诉妾,说:“所谓的丈夫,是我们仰望为终身的依靠,如今竟然是这样!”妻子与妾一起讥讪丈夫,并在庭院中相对哭泣,而她们的丈夫还不知道,逶迤斜行着从外面回来,在妻妾面前夸耀。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追求富贵腾达的方法,让其妻妾不感到羞耻,不在庭院中相对哭泣的,真是太少了。

“起墦”后指乞求施舍。

16.“取资”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说:“君子用道深造,是想使自己有所得。自己得到了,才能处之安然;处之安然,才能积累深度;积累深度,才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想要自己得到道理。”

“取资”后指得到凭借、助益。

17.“齐东野语”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万章上》: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咸丘蒙问:“古语说:‘修养最高的人,君主不能以他为臣,父亲不能以他为子。’舜南面而立当了天子,尧带领诸侯向北面朝见他,瞽瞍也向北面朝见他。舜见到瞽瞍,神情局促不安。孔子说:‘这个时候,天下危险得很啊!’不知道这话确实如此吗?”孟子说:“不,这不是君子所说的,是齐国东郊老百姓的话。是尧上了岁数而叫舜代理天子的。《尧典》上说:‘舜代理了28年,尧才去世,人们像死了父母一样服丧三年,民间停止了一切音乐。’孔子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民没有两个天子。’舜既然在此前已经当了天子,又带领天下诸侯为尧服丧三年,就是有两位天子了。”

“齐东野语”后指道听途说、不足为凭的说法。

18.“清圣”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万章下》:“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孟子说:“伯夷这个人,是圣贤中清高的人;伊尹这个人,是圣贤中有责任感的人;柳下惠这个人,是圣贤中能和同于人的人;孔子这个人,是圣贤中能够因时而变的人。孔子可说是集大成的人。所谓集大成者,就好比演奏音乐时敲击金钟而玉磐也有振动一样。所谓的金声,是节奏旋律的开始;所谓玉振,是节奏旋律的终结。所谓节奏旋律的开始,是智的体现;所谓节奏旋律的终结,是圣的体现。所谓智,就好比技能;所谓圣,就好比力量。这就像射箭于百步之外,箭能到达,是你的力量;箭能射中,就不是你的力量了。”

“清圣”后指清明圣贤的人。

19.“去鲁迟迟”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孔子离开齐国,不等把米淘好沥干就走了;离开鲁国时,说:“我们慢慢地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国的道理。”可以快速就快速,可以延缓就延缓,可以隐居就隐居,可以出仕任职就出仕任职,这就是孔子的行为方式。

“去鲁迟迟”指留恋乡土。

20.“杯水车薪”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孟子说:“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胜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亲爱,就好比是水能胜过火。如今能做到人与人相互亲爱的,就好比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火的柴禾;火扑不灭,就说是水不能胜过火,这等于那些不能与人相互亲爱的人一样,最终也会失去与人相互亲爱的爱心的。”

“杯水车薪”后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又有杯水舆薪的表述。

21.“旦气”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尽管他们日夜息养善心,接触清晨的清明之气,他们的爱憎也与一般人有相近之处,但是他们第二天的所作所为,因为有束缚而受遏制消亡了。束缚多次反复消亡,就使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夜里息养的善心不能存留下来,便跟禽兽相距不远了。

“旦气”后指朝气。

22.“曾经沧海”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难以赞叹一般的水,在圣人门下学过的人难以被一般言论所吸引。观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壮阔的波澜。日月有无比的光辉,小缝隙也能照射进去。流水的本性,不充满水坑就不会流走。君子之所以有志于人生的正道,不到一定的阶段就不会通达。”

“曾经沧海”后指见过大世面,眼界开阔,经验丰富。

23.“春风化雨”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说:“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那样让人变化的,有成全其德行的,有使人成才的,有解答疑难问题的,有私下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这五种,都是君子所以教育人的方法。”

“春风化雨”形容教育的普及与深入。又有 “化雨”比喻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

24.“进锐退速”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孟子说:“在不该停止的地方停了下来,这人在任何地方都会停滞不前。在应该下大力气的地方不下力气,这人在任何地方都不会下大力气。如果前进得太快,他后退得也会很快。”

“进锐退速”后指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很快。

25.“孟乐”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父母亲都在,兄弟姐妹都平安,这是一种快乐;上不惭愧于天,下不惭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种快乐。君子有这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不在这当中。”

“孟乐”后称人生的主要快乐。

26.“茅塞”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尽心下》: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告诉高子说:“山上的小路是断断续续踩踏出来的,有了独特的用途也就成了道路。如果断断续续不用,就会被茅草堵塞。如今茅草已经堵塞了你的心路。”

“茅塞”形容思路闭塞或思想愚昧。

27.“舍己芸人”的典故

典故出于《孟子·尽心下》: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刻的,是善言; *** 守简要而影响广大的,是善道。君子所说的话,没有束缚而人生的道路就在其中;君子的 *** 守,修养自身而能使天下太平。人的毛病是舍弃自己的田而去耕耘别人的田,所要求别人的很重,而自己担负的却很轻。”

“舍己芸人”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第三节 《庄子》 中的典故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唐代以后,便尊之为 《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 “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哲学、艺术、美学思想与人生观。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具有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 “钳揵九流,括囊百氏”。庄子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 “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庄子·山木》篇最早提出了 “天与人一也”之天人合一命题。《庄子》与《易经》《黄帝四经》《老子》《论语》,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庄子》一书产生了大量的典故。

1.“瞠乎其后”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夫子曰:“回,何谓邪?”曰:“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趋亦趋也,夫子辩亦辩也;夫子驰亦驰也,夫子言道,回亦言道也;及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者,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

颜渊对孔子说:“夫子走,我跟着走,夫子快步走,我也快步走,夫子骑马绝尘而去,我就只能在后边干瞪眼了!”孔子说:“颜回,你这是什么意思呢?”颜回说:“你走,我跟着走;你快步走,我跟着快步走;你演说,我跟着演说;你骑马,我跟着骑马;你传道,我跟着传道。你若快马加鞭,绝尘而去,我就干瞪眼,跟不上你了,你不必多费唇舌就能受到别人的信任,不必一一亲善就能留下普遍的好感,不必掌握实权就能取得众人的拥戴,而我呢,不晓得该怎样才做得到。”

“瞠乎其后”后指干瞪着眼落在后面赶不上。

2.“舂粮”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q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林间一蝉一鸠同声嘲笑说:“我们想飞便飞,飞到榆树去,飞到檀树去。若是树远了,一时飞不到,落地歇一歇,然后再飞就是。为何要升到九万里而向南飞呢?”郊原尽处,莽莽苍苍,小鸟飞去觅食,三顿饭解决了,飞回窠来,肚子还胀鼓鼓的呢。人若去百里外,就得预备干粮,以免挨饿。军旅若远征千里外,就得辎载三个月的口粮,以免受困。这两只小鸟又知道什么呢?

“舂粮”作为百里的代指。

3.“剑头一吷”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则阳》:惠子曰:“夫吹筦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惠施说:“不论好听不好听,竹管总能吹出音响。吹刀环嘛,嘘,如此而已。世俗推崇尧舜。引尧舜来比较戴晋人,就只有‘嘘’的一声了。”

“剑头一吷”后指微小,无足轻重。

4.“芥舟”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逍遥游》: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水浅了,浮不起大船。倒一杯水在厅堂的凹地只能用小草叶做船。放杯子在凹水里,必然触底,不能漂浮,因为水浅船大,同样的道理,风薄了也浮不起大鸟,必须升到九万里的高空,风才够厚,足以承受鹏的体重。

“芥舟”后比喻小船。

5.“浸假”的典故

典故出于 《庄子·大宗师》:子祀曰: “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d,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子祀问:“你恨吗?”说:“没事。从何恨起呢。我不过是造物主的一件作品而已。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左臂变成雄鸡,我就恭听啼鸣报晓,岂不方便;把我右臂变成d丸,我就挽弓打猫头鹰,那是补品;把我臀部变成车轮,把我灵魂变成马匹,我就有专车乘坐,还不必雇车夫。什么是得? 得就是属于我的时间来了。什么是失? 失就是属于我的时间去了。要来的终究要来,我心安气定地等待。要去的终究要去,我心平气和地顺从。我以这种态度面对得失生死,什么欢乐悲哀都攻不入我的精神堡垒。古人说的倒悬之苦自己解脱,就是这个意思。自身悬挂在半空中,喊别人来救命,枉自挣扎。他不晓得那是外物捆紧了自己的内心,还得自己解脱。自己不解,到死不脱。谁也扭不过造物主,自有人类以来便是这样的了。我又从何恨起。”

“浸假”后指逐渐之意。

6.“井蛙”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海若说:“谈海勿找井底之蛙,他被环境禁闭了,不相信有海。谈冰勿找夏虫,他被季节隔离了,不相信有冰。谈道勿找乡曲之士,他被教养束缚了,不相信有道。这回你摆脱了八千里河岸的束缚,参观大海,终于明白自己可怜,现在可以同你谈谈大道理了。”

“井蛙”后指见闻狭隘、目光短浅的人。

7.“鈌云剑”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说剑》: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天子剑,捅向前,刺穿铜墙铁壁;举起来,遥遥伸到天外;戳下去,深深触及地心;砍八方,空空无物阻挡;往上挑,挑破云团雾幛;往下劈,劈断山根地脉。天子剑落在谁手中,轻轻一挥,各国诸侯听话,天下统一。这就是天子的剑。

“鈌云剑”后比喻匡合天下的本领。

8.“开口笑”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人充其量活百岁,这是高寿,活八十中寿,活六十低寿。人生几十年,算算吧,除了疫病瘠痨、吊丧送死、忧心愁肠、遇祸落难,每个月有几天开口笑呢?至多四五天而已。

“开口笑”后指难得的欢乐心情。

9.“口珠”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外物》:儒以 《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 “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 “未解裙襦,口中有珠。”

儒家做任何事,哪怕是犯法盗墓吧,都须念念不忘地诵《诗经》讲《仪礼》,力求做得文明。大儒在上说:“天要亮了,事情怎么样了?”小儒答道:“衣裙还未解开,死者嘴里还有珠宝呢!”

“口珠”后指诗词佳句。

10.“劳生”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大地母亲啊,你赐的躯体乘载我,你赐的生活劳苦我,你赐的衰老闲逸我,你赐的死亡安息我。你爱我,一直叫我好好活着,只是为了到时候送我好好死去呀。

“劳生”指辛劳的生活。

11.“列子御风”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那列子,修得风仙之术,乘风飞翔。列子每次乘风旅游,轻飘飘的十五天,然后回家。列子对于求福,从没急切过。列子不用两脚走路,也不用马用车用船,完全解决了行路的问题,但是,列子还要有所凭借。

“列子御风”指仙人乘风飞游。

12.“马蹄”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筴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

马的蹄子可以踏霜雪,厚毛抗风御寒冷。适应辽阔荒凉的环境,渴了自寻甜泉喝,饿了自觅茂草啃。喜欢独立自在的生存,是马的天性。即使有高台大厦,对它也没什么用。一旦被相马权威伯乐看中,便是马最大的不幸。烙烧杂毛,理鬃剪鬣,修脚钉掌,火印打号,安笼头,衔嚼铁,系缰绳,十有二三之马死了。耐饥考验,饿毙一批,耐渴考验,又渴死一批。

“马蹄”为听其自然的典故。

13.“每下愈况”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知北游》: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

庄子说:“你问个不停,问又问不到点子上。一个名叫获的管理市场的官员,估量猪的肥瘦,越接近猪脚越能显示它的肥瘦。”

“每下愈况”后指从低微的事物上推求,越能看出道德真实情况。

14.“蒙庄说剑”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庄子往劝之……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

赵文王从前爱好剑术,招纳剑客。登门投靠的剑客超过三千人,没日没夜的赛剑,死伤上百,而赵文王兴趣不减。三年下来,国库虚耗,国势衰颓。庄子去劝导说:“我有三种剑,天子剑、诸侯剑、百姓剑”

“蒙庄说剑”后指谈文论武。

15.“蓬心”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你有大葫芦,容量50斗,为什么不镂空内瓤,做成大腰舟,去漂游江湖,倒去担忧大而无用? 这样看来,你老先生的思路仍旧扭曲如蓬草,是这样吗?”

“蓬心”比喻识浅不达事理,也常用于自鄙浅陋。

16.“披绣之牺”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某王派使臣来聘请庄子去某国做官。庄子回答说:“你还见过那些用作祭祀的牛吗? 祭祀前三个月从牧场选出来,披红挂彩,天天吃嫩草和豆子。时限一到,牵入宗庙,可怜可怜,想变一条没娘养的小牛,唉,都办不到啦!”

“披绣之牺”借指追求功名利禄而不能保全性命的人。

17.“贫无置锥”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尧舜拥有天下,而他们的子孙寸土俱无。

“贫无置锥”比喻赤贫。

18.“其应如响”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动如流水,静如明镜,反应如回声。

“其应如响”指反应迅速如回声之相应和。

19.“骑箕尾”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泥匠傅说得了你,来辅佐武丁,掌管天下大政,死后乘着东维星,骑上箕宿尾宿,化成一颗明亮的星。

“骑箕尾”指重臣之死,含精神不死,魂魄升天的含义。

20.“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偷了腰带环扣,十字街上砍头;窃国者,金銮殿上封侯。诸侯坐在厅堂高谈仁义。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讽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家的现象。

21.“清江使”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

宋元君夜半梦见陌生人披头散发,探头瞧寝室门,哀求说:“国王救救我。我家住在清河深潭,地名宰路,属齐国管。清河水神派我去见黄河水神,想不到在贵国所辖黄河段内被逮捕。捕手姓余名且,是个渔民。”宋元君惊醒,使人占卜,占卜的人说:“是一只灵龟哟。”

“清江使”后指龟。

22.“求马唐肆”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田子方》:彼已尽矣,而女求之以为有,是求马于唐肆也。

这好比天晚了,骡马市场散了,马贩子走空了,你却跑去买马。

“求马唐肆”后比喻求非其所、劳而无功。

23.“商丘之木”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人间世》: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南郭子綦先生游览宋国的商丘,看见丘上一棵奇特的大树。树下凉荫广布,若躲炎阳,可停千车。子綦问:“这是什么树哟?树材一定非常好吧?”游客摇头,都不晓得。子綦仰脸观察枝柯,全是扭曲的,不能做栋梁。低头又看崛起的根部,木纹绕旋如搓麻绳,而且木质疏松易脆,不能做棺,更不用说做家具了。舔舔树叶,口舌溃烂成伤;闻一闻,让人像酒醉一样三天不醒。子綦自吟自叹:“坏木哟,你真不成材,你已做到无用处,才那么巨大。

“商丘之木”指徒大而无用之木。

24.“三尺喙”的典故

典故出于《庄子·徐无鬼》: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 于此言已。”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

孔子出访楚国,国王敬酒满觞。孙叔敖捧三足酒器给孔子斟满,肃立在旁。家住市南的勇干熊宜僚举杯敬客,洒酒祭神,说:“贵宾效古人,即席发议论。”孔子致词说:“在下孔丘仰慕古人不议论的议论,所以迄今未尝议论,不过愿意借此机会说两句。熊宜僚,会抛球,化解两派对立的深仇。孙叔敖,睡大觉羽扇摇摇,楚国不敢侵扰。我愿有三尺嘴,空发议论?”

“三尺喙”比喻能言善辩。

第四节 《老子》 中的典故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在汉初汉景帝尊之为 《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 《道德经》为 《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 《道德真经》。《老子》一书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语典。

1.“知雄守雌”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行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行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知雄守雌”指韬晦自处的处世哲学。

2.“倚伏”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政治糊糊涂涂,人民就淳朴忠诚;政治清清楚,人民就狡黠。灾祸啊,幸福依傍着它;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面。谁能知道究竟是灾祸呢还是幸福呢? 它们并没有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的,善忽然转变为恶的,人们的迷惑本来就久了。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

“倚伏”指福祸相因,互相依存,相互转化。

3.“玄一”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穀”,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玄一”后指道的本源。

4.“虚怀若谷”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了解他,所以只能勉强地这样形容: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 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 “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典故含义:“虚怀若谷”形容心胸非常开阔。

5.“希声”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道。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难得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只有“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典故含义:“希声”后指清静无为之道。

6.“希微”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 “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无从区分,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 “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 “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是认识 “道”的规律。

“希微”指空寂玄妙或虚无微茫。

7.“唯阿”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 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 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嬉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 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清清楚楚,唯独我这样浑浑噩噩。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漂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唯阿”比喻差别极小。

8.“师资”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师资”指教师或师生。

9.“生三之气”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生三之气”后指天地阴阳。

10.“曲全”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明是非;不自我夸耀,反能有功劳;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 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曲全”指委曲求全。

11.“满堂”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而又骄横,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的道理。

“满堂”指金玉以及财富。

12.“和光同尘”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大“道”空虚无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像万物的祖宗。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像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先天帝而存在。

“和光同尘”指掩抑锋芒,随俗而处。

13.“代匠”的典故

典故出于《老子·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假如人民真的畏惧死亡的话,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 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代匠”后多用作自谦之词。比喻在名家高手面前,容易显出自己的拙劣。

第五节 《孙子》 中的典故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 “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6000字左右,一共13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髓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但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孙子兵法》也流传下来大量的典故。

1.“兵贵神速”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九地篇》: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

“兵贵神速”指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为贵。

2.“兵行诡道”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计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战争,本来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却示之软弱;要打,却装作退却;要攻近处,却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却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

“兵行诡道”后指用兵之道在于诡伪莫测。

3.“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后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4.“出奇制胜”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大凡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海一样永不枯竭。像日月运行一样,终而复始;与四季更迭一样,去而复来。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然而五音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听不完;红、黄、蓝、白、黑不过五色,但五种色调的组合变化,永远看不完;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而五种味道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尝不完。战争中军事实力的运用不过“奇”“正”两种,而 “奇”“正”的组合变化,永远无穷无尽。奇正相生就好比圆环旋绕,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呢。

“出奇制胜”后指用意想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5.“工迟”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作战篇》: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但靠神速取胜的,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战争旷日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工迟”后指用兵持重而造成缓慢。

6.“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九地篇》: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所以战争开始要像处女一样沉静,不露声色,使敌放松戒备,战争展开之后,要像脱兔一样迅速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抵抗。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形容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7.“十围五攻”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谋攻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小就要撤退。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十围五攻”指兵力十倍于敌人可以合围,兵力五倍于敌人可以攻战。

8.“首尾相应”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九地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能使部队像 “率然”一样。所谓“率然”,乃是常山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中部,头尾都来救应。

“首尾相应”指军队作战时各部分互相照应支援。

9.“堂堂正正”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军争篇》: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其气益衰。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运用军心的方法。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敌人之力。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就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堂堂正正”形容强大整齐。

10.“同舟共济”的典故

典故出于《孙子·九地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吴国人与越国人虽然互相仇视,可是,当他们同船渡河时,如遇大风,也能互相救援,犹如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因此,想用系住马匹、埋起车轮的办法来稳定军队,那是靠不住的。要使全军齐心奋勇,在于组织指挥得法;要使强弱都能各尽其力,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指挥三军就像使用一人那样容易,这是由于把士卒置于不得已的境地而造成的。

“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729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27
下一篇 2022-1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