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军区。
1955年2月,六大军区改划为12个军区:东北军区改编为沈阳军区;华北军区改称为北京军区,原属华北军区的内蒙古军区成为大军区;华东军区改编为南京军区,原属华东军区的山东军区改编为济南军区;中南军区改编为广州军区,原属中南军区的河南、湖北军区组成武汉军区,江西军区则划归南京军区;西北军区改编为兰州军区,原属西北军区的新疆军区成为大军区(1979年改称乌鲁木齐军区);撤销西南军区番号,在西南地区成立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和西藏军区。其中,9个军区以所在城市冠名,3个军区以所在自治区冠名。
1956年4月,为解决华东战场防御正面过宽的问题,加强福建前线对敌军事斗争的领导,原属南京军区的福建、江西两个省级军区划出,组建福州军区。至此,全国共设13个军区,是我国历史上军区最多的时期。
1967年5月,为统一华北战场作战指挥,内蒙古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划归北京军区;1969年12月,为加强西南边防,西藏军区改为省级军区,划归成都军区。至此,十三大军区调整为了十一大军区:。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是1973年中国最受海内外瞩目之政治事件,系由毛泽东主席提议并一手促成。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我主张找各大军区的人,找司令员来,议什么事?要议军。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个大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有几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不起作用,司令员拍板就算。我想了好几年了。主要问题是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政治委员不走。”(见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P1672。)
具体的对调方案是: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同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对调,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同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同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同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对调。
当时全国共有11大军区,上述对调司令员的8大军区包含在其中。这当中,韩先楚、杨得志、陈锡联、许世友四人在原地任职已达十几年了。而另外的3大军区司令员即昆明军区的王必成、新疆军区的杨勇、成都军区的秦基伟三人因到任时间不长,未在调整之列。新疆、成都、昆明三个军区的司令员刚调去不久,没有调动。
在北京军区任职不长的李德生,则作为“陪绑”的(毛泽东语),参加了这次对调。
就在这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不仅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而且提议邓小平参加军委领导工作,这是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周恩来随即部署有关事宜,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军委会议。
1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的游泳池里,接见了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46位高级将领。
此时,毛泽东已年届八旬。
在这次整顿中,毛泽东说过“几位军区司令或多或少有点问题”。197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由中央政治局主持的各大军区负责人会议,按毛泽东的说法是要“揭一揭”,但江青等人则借势“放炮”,对几位大军区司令员展开了围攻之势。会议分成几个组,每组“批判”一人,大有不整垮整倒不收兵的架势。
其后,在有各大军区司令员、政委在北京开会的场合,毛泽东强调了团结。他说: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一棍子打死就不好了,允许人家改正错误嘛,要给人家机会;王必成把问题向中央讲了,现在也好了嘛;许世友、韩先楚不作检讨也可以了,何必强迫人家作检讨,杜平也不要作检讨了;北京这个会不要开得太紧张了;你们这些同志(指杨得志等大军区司令员),老资格,现在掌握大权,可要谨慎、小心,我要是不在了,你们要谨慎、小心,还有一二年也不一定,阎王请我喝烧酒。
毛泽东这些讲话,意味明显:对“或多或少有些问题”的大军区负责人,揭一揭、批一批是可以的,要多提醒、多敲打,要多向中央请示报告(毛泽东讲:大事多商量,有同志不大讲政策,许多事中央都不知道);揭与批的目的是“帮”,要给机会,允许他们改正错误,还要继续重用他们。这里,毛泽东既对大军区负责人有提醒:你们都是大权在握的人,要谨慎、小心;也对江青等人有告诫:不要一棍子打死人。
对大军区司令员“敲打”但不“深究”,也就是“一批二保”。毛泽东始终头脑清晰,使人民解放军在文革这个大动荡时期,大都在抓稳定、抓战备、保卫国土安全的斗争中,依然是人民的钢铁长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