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间,海底捞公布了去年全年业绩,尽管已在2月下旬警示亏损,财报出炉后仍然登上热搜。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海底捞实现营收411.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3.7%;2021全年,海底捞由盈转亏,全年亏损41.61亿元,日均亏损1140万元。这也是海底捞在最近7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此外,截至2021年底,已关闭海底捞门店276家,其中260家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租约到期、搬迁等其他原因关闭16家,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
半年亏光3年利润,全是计提的“锅”?
财报显示,2018年至2020年,海底捞的净利润分别为16.46亿元、23.45亿元、3.09亿元,合计约43亿元。而在2021年上半年还盈利9452.9万元的海底捞,全年亏损额达41.61亿元,仅半年时间就几乎亏光了上市三年的利润。
对于亏损,海底捞给出的解释是,由于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以及管理层采取审慎态度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
据了解,海底捞于2018年9月26日正式登陆港交所后开启扩张计划,2020年6月,即使彼时全球仍处在抗疫状态,但公司创始人张勇依然做出了高速扩张的决策。其中,在中国大陆地区,2020年一线城市新增65家,二线城市新增167家,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增257家。
在最新的2021年年报中,海底捞提到,2021年全年,海底捞新开业421家餐厅,关闭276家门店,其中16家是因为租约到期等原因关闭。董事长张勇曾公开反思,承认在2020年6月作出门店扩张的决定是错误的。
巨额计提的确导致了海底捞超40亿的亏损,但抛去减值额,2021年海底捞的营收也不能覆盖相关成本与开支。其中,原材料成本增长46.6%至179.77亿元;员工成本增长53.7%至148.75亿元,物业、水电相关开支上升47.9%至17.96亿元,再加上折旧、差旅、财务成本以及其他开支,总成本已高达419亿元,而去年营收为411亿元。
财报显示,2021年,在营业时间长于2020年的情况下,海底捞人均消费(降至104.7元)、翻台率、同店平均日销售额等指标均出现下滑,其中翻台率指标已经连续多年同比下降。2018年平均翻台率5.2次/天,2021年直接降到3次/天。这也意味着在疫情影响下,海底捞开店、关店带来的巨大成本消化难度不小。与此同时,外卖业务也受到影响,从2020年的7.17亿元减少到2021年的7.05亿元。
海底捞主要财务指标
市值跌超8成,张勇夫妇财富缩水
颓废的业绩使得海底捞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惨不忍睹,目前,海底捞的股价早已跌破2018年的发行价17.8港元/股,甚至一度跌到10.0港元/股。截至3月23日港股收盘,海底捞报收13.24港元/股,总市值738亿港元。对比去年85.7港元的高点,市值已蒸发超8成。
实控人张勇夫妇的财富亦缩水,在2022年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中,张勇夫妇以630亿元排在全球第238位,财富比去年缩水近2000亿元。张勇也在今年3月1日宣布正式卸任CEO职务,由负责“逐木鸟计划”的杨利娟接任。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海底捞去年出台啄木鸟计划,按照计划,海底捞餐厅的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海底捞餐厅。目前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或将意味着海底捞2022年仍将继续谨慎开店策略。
而《中国餐饮大数据2020》报告显示,随着行业发展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当下在全国火锅店中,客单价120元及以上的门店数量虽然占比较小,但增长迅猛。南都记者注意到,火锅赛道竞争激烈,已经有凑凑、周师兄、珮姐、巴奴、谭鸭血、朝天门码头、九毛九旗下怂重庆火锅厂等众多新品牌涌现,除了开火锅店,海底捞的空间在哪?
从财报上看,为了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满足不同的餐饮需求,海底捞一直在积极探索多品牌经营。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海底捞餐厅外,海底捞还拥有若干自营餐厅,如汉舍中国菜、十八汆面馆、五谷三餐及苗师兄炒鸡等品牌,也有调味品和食材销售业务。过去一年,其他自营餐厅和调味品的营收均实现快速上涨,但从营收占比来看,对海底捞的贡献仍较小,仅占2.2%。
采写:南都记者 叶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