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七夕节也是所有华人和东亚各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因为参与者主要是少女,其活动最早为乞巧,所以这天也被称为”女儿节”或”乞巧节”。
现在的七夕对中国人来说,已经少了”乞巧”的含义,大家多是将它当情人节在过。人们在这天表达的愿望是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希望双方能恪守对爱的承诺。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源流演变
我们现在一说到七夕节,都会想到将它当做中国情人节在过,原因是它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有着密切关系。
实际上,七夕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情人节,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节日,这一天,女子可以拜访朋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所以七夕又被叫做”女儿节”。
这天,男子也会在旁边看女子举办的这些活动,凑个热闹,而男女定情只是七夕节的副产品。
文献中最早出现”牵牛””织女”记载的,是西周的《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这时的牛郎织女还只是天上二颗被人格化了的星辰,可见牛郎织女传说最初来源于人们对星辰的敬畏和崇拜。
到了战国晚期,根据《日书》中的记载,这时出现了牛郎织女的婚姻是场悲剧的说法。”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
意思是说,戊申、己酉,牵牛迎娶织女的婚姻非常不幸,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汉朝时出现了牛郎织女相爱而不能团聚的说法,《古诗十九首》中记载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为什么牛郎织女的传说,或者说女子的节日这天要定在七月初七呢?
我国古代传说中,女娲在造万物时,第七日造出了人,所以”七”是一个非常吉利的数字。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和”七”有关,人有七窍,音乐有七个音符,天上有七仙女等。
《黄帝内经》中也将”七”定为女子的生命之数:女子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就发育有了月事,为生育做好了准备,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
“七”既很吉利,又对女子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所以就将两个七叠加起来成为节日。
真正将牛郎织女故事完善是在南朝时,民间传说中织女成为天帝之女,嫁到河西,但织女婚后消极怠工,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使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有现实基础的,是中国”男耕女织”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
南朝人过七夕有一个乞巧的活动,这个活动还延续到了唐朝。《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宫中的盛大乞巧仪式。
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月七日夜,宫女们盛陈瓜果、鲜花、酒馔,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第二日视蛛网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间纷纷效仿。
宋朝之后,七夕节进一步发展,节日气氛非常浓厚。宋朝的妇女们除了陈列瓜果、穿针乞巧之外,还会在七夕时用水浸绿豆、小麦,生芽数寸,以红蓝丝绳束之,称为种生。
此外还在庭院中盖彩楼,称为乞巧楼。孩子们在七夕也可以参与乞巧活动,男孩乞聪明,女孩乞巧。
七夕从传统的女性节日转变为情人节是文人的功劳,历朝历代将七夕和爱情联系在一起的诗篇风起云涌,光是唐代就留下了八十多首以七夕为题的诗,宋朝更是超过了两百首。
随着诗词的流传,牛郎织女的”自由恋爱”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美好的光芒,于是,之前的一些乞巧习俗就渐行渐远了,渴望爱情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得以传承了下来。
到了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的七夕将穿针习俗变为丢巧针,乞巧时间也从晚上变成了正午。
女子乞巧时,将装满水的碗放在正午的阳光下,再将绣花针放在碗里浮起来,如果针在水中的影子如花似云,或呈鸟兽形,就认为”乞得巧”;如果影子粗笨似槌,或弯曲不成形,就认为”乞得拙”。
传统习俗
乞巧
七夕乞巧,判定乞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朝,《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就意味着谁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
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拜织女
织女在民间传说中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仙女,每到七夕时,少女、少妇们都会约上自己的三五好友一起拜织女。
仪式是: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茶、酒、水果、鲜花等祭品,再放上一个小香炉。
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女和少妇们提前斋戒一天,沐浴好,准时到主办人的家里来,焚香礼拜后大家在桌子前围坐好,一边吃花生、瓜子等零食,一边对着织女星默念自己的心事。
比如希望长得漂亮或者嫁个如意郎君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默祈祷,一般玩到半夜才会各自散去。
拜魁星
魁星,又称奎星,和古代奎宿崇拜有密切的关系。奎宿为星官的名称,为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他是主管文运的神,遂对其加以崇拜。
东汉时已有”奎”主文章的信仰,并常以”奎”称文章、文运,如称秘书监为”奎府”,称皇帝写的字为”奎书””奎章”。因为魁星掌主文运,所以与文昌神一样,深受读书人的崇拜。
传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所以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
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的图像。如考中进士,就要进入皇宫,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规定,考中头一名进士的才有资格站在鳌头之上,故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誉。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魁星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一定要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拜魁星”仪式和拜织女相类似,亦在月光下举行。在家中阳台下,仰对星空,摆好神案,上面需要净水三杯,香炉一个,香用沉香为宜。
备好蜡纸、香花、香茶、水果两样,然后净手对魁星的画像,或者设置牌位,牌位供俸”文昌梓潼帝君、九天司命真君、扶文启运魁斗星君”神位。
神位用红纸墨汁书写,上香叩拜,默念魁星宝诰三遍。然后祈祷说出自己名字生辰和”弟子谨以鲜花果酒之仪供奉敬献于文昌帝君,九天司命真君,扶文启运魁斗星君。
座前,祈文昌高照,文星武星照临,佑弟子灵气降神,文华清秀。神识通明,智慧聪灵,心光自然,进修德业”,然后磕头礼拜。待香尽后,烧化纸钱,再将茶水倒于阳台外即可。
种生
旧时祈求生育的习俗。在七夕前,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碗中,等它长出数寸的芽,在七夕当日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作为一种得子得福的象征,称为”种生”。
还有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这些都是祈子求福的习俗。
吃巧果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一种油炸小点心,《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实花样”。
因”巧”和 “桥”谐音,因此人们认为在七月七日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
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极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将发面团放入具有梨、茄、瓜、小鸡、蟹、虾等各种图案的木模中,将成形后的小饼油炸或烙食。
有些巧果还被点染为七色,有的以红色点染,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挂于壁间,以为装饰和零食,也有穿成一环挂在小儿项间取乐的。
相传七夕节晚上,妇女儿童将巧果抛掷屋背,喜鹊衔去搭桥,让牛郎织女夜渡银河相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