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以来,它在历史上整整经历了276年的腥风血雨,统治期间总共有十六位皇帝,在这些岁月里,大明朝经历了崛起,也经历的衰败,同时也有繁盛时期。
在大明朝最鼎盛的时期,当时在位的是明宣宗朱瞻基,虽然在位仅仅十余载,但是开创了盛世,世间若是江湖,他像风一样来过,却流芳千古!
朱高炽不受宠,朱瞻基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永乐二年,朱棣的一道圣旨呈到了朱高煦的面前,圣旨的内容是封朱高煦封为汉王,并将云南作为他的封地。
这道圣职对朱高煦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半天都没缓过神来,表面看起来是封赏,实则是直接让人他远离了皇位。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一直跟随朱棣在前线奋勇杀敌,并且多次冒死救下自己的父亲朱棣。
朱棣很欣赏他的所作所为,一次作战结束后,朱棣还曾拍着朱高煦的肩膀说,老大多病,你可要好好努力。
朱高煦听了这话,以为父亲有换自己当继承人的意思,精神倍增,战场上更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想到朱棣在登基后,不但没有让他当太子的意思,反而将他发送到了万里之外的云南。
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不仅又丑又胖,而且腿脚也不好,因此朱棣并不喜欢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炽是如何当上太子?那是因为他有个好儿子朱瞻基。
朱瞻基出生时恰好朱棣梦见太祖朱元璋赐予了它一块大圭,圭上刻有“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
朱棣有一天醒来以后,这时有人传来消息,长子朱高炽刚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朱瞻基。
他联想到刚才做的梦,以为是太祖给自己托梦,要让朱瞻基继承未来的皇位,于是注定他一直格外宠爱这个孙子。
朱瞻基也没有让爷爷失望,他从小就聪明机灵,文武双全。也许朱棣为了把皇位交到朱瞻基的手中,而最终放弃立朱高煦为太子的念头。朱高煦由希望变为失望,心里的怨恨也是与日俱增。
他不满于父亲朱棣这样安排,暗地里招兵买马,铸造兵器,就等着一个合适的时机起兵谋反。1423年八月的朱棣御驾亲征,途中病逝。
不久朱高炽即位,但在短短十个月后也因病去世了,27岁的朱瞻基即将登上皇位。
叔叔来争皇位,朱瞻基不动一兵一卒平定叛乱
多年善战的朱高煦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他再也坐不住,凭自己多年的征战经验,年轻的侄子一定不是自己的对手。
于是他开始联络各地都督、指挥作为策应,公开发放刀箭、旗帜,并将周边郡县的马匹全部掠夺过来,一场叛乱即将爆发。
新皇帝朱瞻基得到消息后,为了使民心迅速安定下来,毅然决定御驾亲征,就这样由当朝皇帝率领的十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奔向了乐安。
令人出其不意的是,看起来声势浩大的平叛事件,朱瞻基没有动一兵一卒,朱高煦却却出城乖乖投降了。
原来从小跟随爷爷朱棣多次出征的朱瞻基精通军事,熟悉战场士兵心理。
因此军队到达乐安城后,朱瞻基并没有采取强攻的方式,而是想了一个主意,就是不断往城里射箭,这弓箭上还绑着东西,就是一道赦令。
凡出城投降者,拿着这条赦令就免罪,凡将叛贼朱高煦活捉的必有封赏。如此一来,城内的叛军一时全都乱了阵脚。
既然打也打不赢,逃又逃不走,那就只好主动投降了,就这样朱瞻基率领的十万大军,不动一兵一卒就完成了这场平叛。
朱瞻基体恤民情,带领百姓走向盛世
朱瞻基解决完叛乱后,就开始了他励精图治的执政。刚刚登基时的明朝,其实是千疮百孔的,因为自从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来,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北方的征战。
朱棣登基后也是五次北伐,还多次派遣郑和下西洋,兴修北京紫禁城。
要知道这一桩桩的事哪一项任务不需要金钱,而明朝才刚刚建立,虽说朱元璋和朱棣都制定了许多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都只是杯水车薪。
实际上百姓终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在一些地区时常会爆发小规模农民起义。
有句话说得好,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如果明朝真的是史书上写的那样国泰民安,百姓都丰衣足食,那他们为什么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干那些杀头的勾当?
事实证明,明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繁荣。
仁宗虽然有心图治,可登基不到一年就驾崩了。大明朝能不能延续下去,就全在朱瞻基手里了。好在朱瞻基叫停了朱元璋和朱棣劳民伤财的行为。
朱瞻基从实际出发,结束了明王朝的大量对外战争,这些措施大大节约了军费开支,减轻了百姓负担,百姓从根本上真正可以休养生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对民生看的比任何事都重。
根据史料记载,朱瞻基在一次出门调查时,看到路旁有农夫在耕地,朱瞻基也走下田去和他们一起耕地,还没耕两下就感觉十分疲劳。
旁边的大臣也很焦虑,害怕把朱瞻基累出好歹。他却说自己推了两下就感觉很累,农户们常年劳作那要多艰辛啊。
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朱瞻基派官员们去解决蝗灾,但又担心到了地方会欺压百姓,因此他专门写了首诗送给官员,绝不允许救灾的官员造成比蝗虫更严重的伤害。
朱瞻基重视贤臣,却因为蛐蛐留下污点
朱瞻基除了关注百姓的生活外,还特别重视任用贤臣。在他身边既有夏原吉、蹇义这样的老将,也有人称三阳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个个都是精锐,并且还能团结协作,互相配合。
据历史资料记述,蹇义简重善谋、杨荣明达有位,杨士奇博古守正、而原吉含弘善断,朱瞻基在位的这段时期,是明朝政治最为开明的时期,百官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
即使是一个爱民如子,又励精图治的好皇帝,却也在浩瀚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些缺点,他个人酷爱斗蛐蛐,而且在执政后期达到了一种疯狂的地步,朝政也都荒废了。
朱瞻基为了在全国上下找最强的蛐蛐,还掀起了一场蛐蛐风波,很多人投其所好的花重金买蛐蛐,为的是能够巴结这位蛐蛐皇帝,让自己升官发财。
如果你穿越到明宣宗时期,看到人们在角落里寻找蛐蛐,那一点也不足为奇。
朱瞻基在位期间全国政治一片开明,社会一片安定祥和,明朝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
朱瞻基作为一代皇帝,虽说被人称为“蛐蛐皇帝”,但在治理好国家的同时,难道就不能满足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