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跑步者开始选择心率跑作为跑步日常训练方式,在跑步中学习跑步的过程中,也知晓了心率区间、训练强度、心率漂移等更多科学跑步知识,围观跑者的数据也不再只关注配速和里程,会更多频率谈到心率,“控心率”也成了原来一些配速很快跑者的高频词汇,真切地感觉到更多跑步者对健康跑步和科学训练的关注,这样的改变和进步不仅有益自己跑得更远,还给予初跑者很多正面而积极的影响。
但在我们使用和分析心率数据时,有一个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数据,却最容易被大家忽视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那就是——最大心率。
我们都知道,训练时对跑步者有意义的是——最大心率或者是储备心率的百分比。
而最大心率是极具个性化的数据,并不能套用公式,公式只是运动生理学家从一群相同族群里所找出来的平均值,而并不是每一位跑步者都位于那个平均值。
如果最大心率数值不够真实或准确,其实我们了解再多的心率跑知识,佩戴功能再齐全的跑表,其实都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以下是徐国峰教练以视频和文字的形式清楚讲解如何使用心率表,实测跑步者的最大心率和安静心率,值得每一位关注健康跑步和科学进阶的跑者熟读、收藏。
注意:测量最大心率具有一定风险,务必在身体健康并状况佳时进行。
– 三种最大心率检测流程 –
【NO.1:陡坡版】
1. 戴上心率表慢跑暖身十分钟,手摸脉搏来确认心率表上的数值是否与实际心率相符。
2. 第一趟:用八成力去跑完第一趟的400米陡坡,到坡顶后查看心跳数。完成慢跑下坡,在坡底休息3分钟,接着跑第2趟。
3. 第二趟:用九成力冲上坡(勿用全力),在坡顶一样记得查看心跳数。完成慢跑下坡,休息3分钟。
4. 第三趟:用十成力冲上坡(全力以赴),此时我们会得到一组最高的心率数值。假设跑者A第三趟跑出的心率是190 bpm,但还没结束,接下来你要告诉自己:“第四趟我要比前一趟的心率再多一下,以跑者A来说,他心理上的目标是191 bpm”。第三趟之后到坡底的休息时间都延长为5分钟。
5. 第四趟:跑第四趟的用意是要确保你的心率是不是已经到达极限,但如果第4趟测到更高的数值,就要依前一个步骤再跑一趟,直到你再也跑不出比前一趟更高的心率为止,这样量测到的才会是我们的最大心率。
也就是说:“最大心率会出现在倒数第二趟”。
【NO.2:四百公尺 *** 场版】
此版本,较适合第一次测试的人,直到其中一个800米的最后400米无法维持在设定的配速区间内(若有在表上设定配速警示的话,最后400米手表会一直提示),仍需尽全力跑完,再直接跳到最后的休息,最终看手表纪录中能持续10~15秒的最高心率值:
1.暖身:第一个800米,配速6:30~6:00
2.第二个800米,配速6:00~5:30
3.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4.第三个800米,配速5:30~5:00
5.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6. 第四个800米,配速5:00~4:30
7.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8.第五个800米,配速4:30~4:00
9.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10. 第六个800米,配速4:00~3:30
11.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12.第七个800米,配速3:30~3:00
13.休息慢跑400米,心率维持在130~155
14.第八个800米,配速3:00~2:30
15.休息慢跑:慢跑800米,心率低于155即可
很少有人可以跑到第八个,一般都会在第五到六个就会结束
【NO.3:跑步机版】
1. 先找出自己处于乳酸阈值的临界速度,可以利用耐力网能力检测的功能,输入自己3K、5K、10K或半马的最佳成绩,按检测,右下角的T配速即为你的临界速度(点选“时速”可以切换成跑步机常用的速度单位)。例如:10KM最佳成绩为50分,输入耐力网后可得知T配速为11.8 km/hr。
2. 先确认心率监测器正常运作:戴上心率表,试跑1分钟后,按脉博算10秒的心跳数再乘以6,看是否跟心跳监测器读到心率一样。
3. 接着以自己熟悉的配速在跑步机上面热身10分钟,开始时会以T配速(以上述为例即是11.8 km/hr)进行检测。
4. 之后2分时会上升1%坡度,重复这个循环,如果表示不行时,请努力撑完最后30秒,结束后就可以检测到受试者的最大心率。
训练使用的跑步最大心率应是某个在一般训练情况下能持续“10~15秒的稳定最大值”,这将会更贴近您真实的训练状况。
自测最大心率时必须注意的几件事:
第一,务必在保证身体健康并状况佳时进行,一方面是因为测量最大心率本身具有一定风险,另一方面是因为非正常状态下测量的最大心率值不准确,因此也就失去了参考价值。
第二,要用跑表测量最大心率,首先你要知道跑表准不准,因此必须学会自测颈动脉脉搏(快速准确找到劲动脉也是需要学习的),找到你脖子一侧靠近气管的地方。你的颈动脉搏动可以在你脖子的两边进行。将食指尖和长指沿气管放在颈部凹槽中,感受颈动脉的脉搏。
注意:不要同时按压颈部两侧的颈动脉。这可能会使你感到头晕或头晕,或可能晕倒。施加足够的压力,这样你就能感觉到每一次跳动。不要用力推,否则会阻塞血流。按压时间一般5秒,最多不建议超过10秒钟。
图片来自 | 123rf.com.cn
第三,最大心率需要定期修正。
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大心率会有所下降。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
所以,即使你是长时间保持耐力训练的跑步者,即使最大心率下降幅度不会太大,也应该以半年到一年为周期,对最大心率重新测量,对APP的数据加以修正。
而对一些刚开始跑步的跑步者来说,实测出来的最大心率通常都会比真正的值低。
所以可以每一个月测量一次,如果都有持续规律训练的话,通常每次测出来的最大值都会增加,直到连续两次实测的数值都不超过±2bpm,那这个数值应该就已经很接近真正的最大心率了。
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才能真正实现健康无伤的跑步训练,越跑越好!所以,能准确自测最大心率是个技术活,要学要实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