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注于挖掘分享山西历史文化古建筑地理控
地理哥是一个
比99%的山西人还了解他们家乡的外省人
探访过山西古建筑名单的大部分
走从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到平陆三门峡,走过沿黄公路和各个渡口
从汾河宁武源头沿着汾河到万荣县后土祠后入黄口
走遍浊漳河和清漳河沿线古建筑和红色遗迹
登过华北最高峰五台山北台,北岳恒山,大朝台更是不在话下
为什么?
因为山西是中国古建筑的天堂,没有之一
别的省元代建筑加起来一页就够了
山西元代建筑可以出一本书
这只是说的元代
元之前建筑山西孤独求败
华夏古文明只看山西
因为山西不会宣传
手里握着金疙瘩讨饭吃
本地的人教育孩子,好好学习逃离山西
外面冷暖自知
一帮热爱山西的外地人热爱他们的家乡
01
太原2500年建城史
山西龙头城市
中国老牌大城市
中国重工业化工基地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黄河第二支流汾河穿城而过
地理上讲太原三面环山,一水中分。
左有吕梁山
右有太行山
北有云中山
就是太原人俗称的北面石岭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当前太忻一体化的腹地
山西的中间就是太原晋中盆地
太原
就扼守在太原盆地的最北侧,是山西地理的中心。
为什么太原是风水宝地?
太原是唐朝发源地,李世民起兵于太原,历史上就是民族熔炉。
太原为唐代北京,故唐风晋韵,锦绣太原美誉
李白2次来过太原,给太原做过2首诗,可见太原之历史底蕴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太原早秋》是唐代诗人李白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的一首五言律诗。
汾河的美景在李白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
太原2个字使用2000多年
前有王氏宗祠在太原的晋祠,天下王氏起源太原
后有明代山西人口稠密的大槐树移民,遍布各地
山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
全国第一,遥遥领先第三四的陕西河南
02
太原亦如此,全市3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便拿出一个叹为观止!
身在外地的朋友你肯定没有听过!
还没有说散布在村中数以百计的省级文物
市县级别文物保护单位
以上是山西文物局名单,地理哥觉得太笼统,不慎详细!
太原天龙山石窟
下面表格是太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终极详细版!
看以上是不是觉得有点乱,放心,地理哥一一给你介绍!
为什么地理哥敢说地球唯一太原国宝最完全分享!
看下文
高德地图位置图标已经精准定位
全网免费共享
只要你掏出小手搜索即可
很多朋友肯定会说,这有啥,地图啥搜不到?
抱歉,很多国宝你真搜不到在哪?
特别是一些娄烦古城遗址,晋阳古城你知道在哪吗?
地理哥精准定位国宝碑位置及附近
不去那里你怎么感受历史的苍茫感觉?
03
太原国宝特点
名山、石窟、寺院、庙宇
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
太原国宝建筑集中在第1,4,5,6,7,8批!
小朋友们可能会困惑?
怎么太原缺少2,3批
因为太原周边第2,3批多了去了,不遗憾!
欣赏古建筑正式开始了
地理哥按照国宝批次顺序发表!排名不分先后哟!
本着通俗易懂,简介,太详细你会发困的
欢迎实地探访感受脚下普通砖带来千年的气息
1号选手上场:
晋祠
批次:第一批
我国最早的纪念性祠宇
我国现存最古的园林建筑
周武王胞弟叔虞而建
封地晋国,故名晋祠
南北朝天保年间(550-559年)扩建晋祠
唐太宗李世民游晋祠撰《晋祠之铭并序》碑文,拨钱扩建
这个国宝石碑是看点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建正殿
至北宋天圣宋元金明清历次修容扩建
晋祠三绝:世界第一座十字立交桥。。。。
难老泉入选中学课文
随便一颗周柏4000年
如此牛B建筑,货真价实古建筑,在太原只是4A景区,你惊讶吗?
放在其他省早就是5A景区
这就是山西古建筑天堂悲哀之处
随便村里拿出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放在其他省必是国宝建筑,当祖宗供起来
地理哥探索的山村燃灯古塔,距今1600年
连村级文物保护都不是
2号选手登场
龙山石窟
批次:第四批
开凿于元太宗六年
由全真道士披云子宋德芳主持营建的道教石窟
石窟共存三层九窟,共有雕像87尊
皆为元初风格
第8龛内存有明清泥塑三皇、关羽像
03号选手
晋阳古城遗址
批次:第五批
春秋至五代时期的遗址
遗址分为古城遗址和寺观墓葬遗址两部分
以晋阳古城遗址为中心,周围依山势分布众多的寺观建筑
广泛分布着墓葬遗址,总面积达200平方公里
就在太原古县城南侧,您可择机前往
4号选手
窦大夫祠
批次:第五批
这是太原朋友最熟悉的地方
中北大学学生的日常
门前太原汾河古八景
曾经的太原烧烤圣体
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而建的祭祀建筑
宋元丰八年(公元1078年)八月二十四日汾水涨,遂易今庙
重修于蒙古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
明清续修,其中献亭、大殿均为元代遗构
6号选手
天龙山石窟
批次:第五批
这个是太原网红石窟
太原上过春晚石窟,享誉全国
佛头流失海外,现回归太原
始凿于北朝时期的东魏,北齐、隋、唐历代开凿
现存石窟25洞,分列于东西两峰山崖间
其中唐代石窟最多,共15洞
东峰分上下两层,上层4窟,下层8窟
西峰13窟,11窟面东,19、20窟面西,其余洞窟皆坐北朝南
石窟共分四期开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