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河两岸迎来新风口。
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本届特区政府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出建设香港北部都会区,涉及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可容纳250万人居住,就业岗位增至约65万个,并在北部都会区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同日,特区政府公布了《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以下简称《发展策略》)。
《发展策略》提出未来将形成深港两地“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坊间评论称“最强都市圈”即将诞生。
建设北部都会区的提出,首次向世界展示了香港回归之后拓展发展空间布局的宏伟规划。这是一份跨越20年发展周期的规划,同时也将是一份跨越多届特区行政长官任期的长远规划。
林郑月娥称,北部都会区是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该区拥有七个跨境陆路口岸,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联系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文雅靖表示,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是跨越行政界限的大胆策略规划,对促进深港融合、粤港协同以及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意义非凡。
为何开发北部?
去过香港的人大多对维多利亚港(以下简称维港)一带比较熟悉,对香港北部认知则相对模糊。
由于历史原因,维港两岸的香港岛和九龙成为香港的发展重心,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便是依靠香港岛而建立起来,这里有着香港最密集的摩天大楼,最高的人口密度,集中了目前香港九成以上的人口及商业。
相比之下,北部却还有不少发展滞后区域。
规划中的北部都会区含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包括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其相邻乡郊地区,并有6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
香港立法会发展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刘国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从地理位置上看,北区、元朗部分区域与深圳以深圳河相连,北部都会区拥有7个跨境口岸,其中4个口岸是跨境陆路口岸,直接与深圳接壤,是香港境内促进深港合作和联系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此次北部都会区的规划毫无疑问是历史和时代的选择,对于深圳和香港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
目前,香港维港地区的发展已高度饱和。居高不下的房价,抬升着香港社会整体成本,亟待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支持未来发展。
过去半个世纪,为满足香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要,港府进行了大量城市规划工作,包括早期的荃湾、沙田、大埔、屯门等新市镇,以至近年的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等新发展区。这些规划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之处,例如未能达致职住平衡、自给自足的目标。
建设北部都会区会给香港带来哪些改变?华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香港金融管理学院客座教授杨玉川认为,都会区将在两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解决包括住房在内的民生迫切需求;二是助力香港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策略》指出,香港需超越传统的“新市镇发展”思维和空间概念,把与深圳相邻的新界北部地区完整地整合为北部都会区。可以说,深圳河两岸的“亲密互动”是香港与深圳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深圳河联动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三角城市特别是与深圳一直保持频繁互动。
深圳是香港进入大湾区腹地的陆路门户。过去40多年来,港深两地由西至东建设了七个陆路口岸和相连的交通基建,使两地有条件跨越后海湾、大鹏湾和深圳河而相互连接,由此形成了“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
林郑月娥强调,“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于港深政府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1+1>2”的效益。
北部都会区一旦成型,香港将形成“北创科、南金融”的全新发展格局,位于港岛中心区的维港都会区,以国际金融中心为主要定位。北部都会区定位则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都会区不是以行政界线划定的区域,而是因地理特征、经济功能、生态环境及发展政策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具规模和动态的城市空间。在香港回归前,这个概念便存在,过去专指香港岛、九龙、荃湾及葵青区一带2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涵盖约430万居住人口。而随着《发展策略》的公布,香港的都会区即将扩容。
文雅靖分析,在空间上,北部都会区覆盖由西至东的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有利于发挥口岸经济覆盖带动作用。
基础建设方面,规划建设5条轨道交通线路,其中4条与深圳密切相关,有利于与深圳共同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产业发展方面,北部都会区重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新田科技城,为香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物理空间,同时有利于与深圳科技创新产业形成协同互动发展格局。
“深圳和香港都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香港’从来都是‘1+1>2’的组合。北部都会区建设特殊地理位置,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是为香港与深圳两个城市‘扩容增量’,在土地空间、产业发展、民生互动等方面同时有利于深圳与香港。”文雅靖说。
具体来看,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强调,要令“再工业化”植根香港,并与深圳以及大湾区的创新科技发展相辅相成,使创新科技成为香港新经济动力,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下的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香港这次要联动深圳,发展创新科技,新田科技城将成为北部都会区发展的重心所在,也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所在。香港对其寄予厚望,在《发展策略》中称它为“香港硅谷”。
近年来,香港已经在为发展创新科技产业、推动再工业化打造基础。香港多所大学的基础科研实力雄厚,通过转化和应用,可为香港的再工业化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最新公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2022显示,香港以一城之力,有五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作为深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产业发达,科研成果转化活跃,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二者在科技创新产业方面互补性强。港深融合,将在科创领域开拓出更多新的可能。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分析称,香港是自由港,规则制度对标国际,是“超级联系人”,能够为深圳企业“走出去”提供天然的国际试验场。深圳科技创新产业蓬勃发展,应用转化能力强,制造业基础好,人力成本、居住成本等相对香港而言较低,可以为香港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等提供支撑。未来,深港两地需要用好各自所长,加快规则机制深度对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国家制度型开放的典范。
2021年施政报告时表示,特区政府将建设香港北部约300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建设北部都会区,构建“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被记者问及开发计划将耗费多少时间时,林郑月娥称,尽管完成北部都会区或需20年时间,但任何一届政府都应依照该轨迹进行。“我们谈的是一个愿景”。
对香港来讲,具体到建设推进层面,将面临不小的挑战。
“北部都会区提出了很多大胆想法,以及一些对特区政府而言是开创性的措施,因此面临与香港现有规划政策存在不协调、相冲突的问题,政策方面亟待修整。此外,特区政府还需要提升行政效率,加快建设程序,对跨区域合作事项加大与深圳市政府、广东省政府的沟通协商。”文雅靖说。
对都会区而言,首先就是要增加房屋供地。
住房供应紧张困扰香港多年,同时,为了吸引并留住更多的人到北部都会区发展,必须增加房屋用地。
目前在北部都会区内的多个已规划或规划中的发展项目,预计可提供约35万个住宅单位;北部都会区可额外开拓约600公顷土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估计可提供的住宅单位为16.5万至18.6万个。连同元朗区和北区现有的39万个住宅单位,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单位数目将达90.5万至92.6万个,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
至于土地供应,《施政报告》指出,特区政府将继续“多管齐下”增加土地供应,推进多个新界新发展区项目、东涌东及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等。过去两年,特区政府已引用相关条例收回90公顷新界土地,预计未来几年收回的土地将达700公顷。
有研究人士认为,香港土地开发审批程序繁复,能否科学统筹开发流程,加快土地开发速度,是特区政府面临的考验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