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

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第1张

问:

在网约车开始清退“非标车”之后,办理了双证是否就能继续坚持下去了?

标准答案:不行。

在解读该问题之前要先确定一个概念,网约车并不是一种独立于其他公共出行方式的存在,而是出租车的分支。

  • 道路巡游出租车
  • 网络预约出租车

曾经的出租车只有在街头巷尾不停开着的那种,看到路边有人招手就会停下来等车,不过在和司机混熟了之后也能留个电话号码叫车,当然这是在手机普及之后;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初期可以通过出行“QQ群”找到车辆或乘客,后期开始用“微信群”,网约车的雏形诞生了。

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解读对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专职才是最终选项,第2张

 

网约车有“三方”,分别为:

  1. 司机与车辆
  2. 乘客
  3. “群PLUS”

模式还是和曾经一样,只是中介人不再是某个“群主”,载体也不是QQ或微信,而是出现了一个专职做中介的企业,打造出一个司机和乘客可以在云端对接的软件;提供的是帮助司机找乘客、帮助乘客找车辆的服务,至此有没有发现出现了什么变化,或者该不该出现变化呢?

其实什么都没变。

出租车还是出租车,乘客还是乘客,只是“叫车”的方式变了而已。

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解读对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专职才是最终选项,第2张

 

那么网约车的本质就是出租车功能的升级,说白了就是从巡游发现乘客,升级到可以通过中介平台在云端找到乘客,所提供的出行服务是没有质的变化的;所以网约车从开始就应该按照出租车的标准去登记与管理,只是从开始就被某些寡头企业混淆了概念,从而对管理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解读对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专职才是最终选项,第2张

 

私家车是不可以参与网约车运营的,这是没有争议的答案。

有没有出租车是“非营运性质”呢?

显然是没有的,出租车行业属于客运行业,从业车辆自然营运车;所以出租车想要成为出租车,第一步就把车辆注册为“营运车辆”——这也是成为网约车的第一步。

双证指的是:营运许可证,网约车驾驶员证(资格证明)。

想要让运输管理机构认可车辆成为网约车,前提首先是车辆参数符合标准,其次则是车辆性质符合标准;这里所谓的性质就是车辆得是营运性质,否则以非营运车从事道路运输,汽车保险都是不去承保这些车的,因其违反了《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条例也是法,主观的违法驾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不在车险保障范围内的。

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解读对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专职才是最终选项,第2张

 

所以不是营运性质的车辆连获得营运许可的资格都没有,何谈“双证”呢?

虽然有些地方的网约车公司能够和运管机构达成“默契”,认可这些网约车公司的非营运车,但这些地方法规如果没有和承保的保险公司达成协议,机构认可也是没有意义的;重点是到底有没有地方法规去保证此类网约车公司的合法性也有待商榷,细节就不多谈了,其合理性也还是有待商榷的。

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解读对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专职才是最终选项,第2张

 

总结:

网约车想要获得“双证”,第一步就是改变车辆的性质,非营运要转为营运、新车直接注册为营运车,之后才能去谈营运;但是车辆一旦注册为营运车,其保值率就要断崖式下跌,因为谁都知道营运车的行驶里程会非常的夸张,车况总是会非常差的。

一般营转非的出租车在下线后,残值只有两三千块,除非3~5年下线还能略高一些。

网约车的要求是八年下线(从车辆注册上牌开始、包括非营运之前的时间周期),不过下线后不用像普通出租车一样的报废,还能够转为非营运私家车使用;只是保值率相比同年份的普通家用车而言,怕是能有⅓~¼的标准就算不错了。

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解读对网约车的“双证”的错误理解:专职才是最终选项,第2张

 

网约车从来不适合兼职去做或者当作副业,硬件(车辆)成本投入太高,反之没有双证去驾驶的话,违法营运的成本也会很高;上述条例里规定违法运输可以处三万元以上或10万元以下的处罚,一般都按照最低标准处罚,但三万元也不是个小数目。所以这么多年来的出租车都没有“兼职”的,的哥或的姐都是挺辛苦也很勤劳的形象;网约车不应该例外,如果你开个网约车就能轻轻松松地赚得比巡游出租车多,谁还会开巡游车呢?通过云端接单算不上是什么高新技术,不要认为换个接单方式就可以违反规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7794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29
下一篇 2022-12-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