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技术封锁之下,本着缺什么就造什么的原则,国产半导体产业在这几年迎来了迅猛发展,原本连中低端芯片都需要进口的国内市场,如今在28nm以上工艺制程芯片方面,日产能已超过了10亿颗。
然而,在高端芯片领域,EUV光刻设备却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坎,另外,随着ASML赴美,基本就意味着我们进口到EUV设备是彻底无望了。
尽管ASML表示:中国在十五年之内就能独自造出EUV光刻机,且会掌握所有核心技术。但所有人都清楚,在发展如此迅速的科技时代,“中国芯”等不了这么久。
而且目前的最尖端的3nm芯片制造工艺已经达到了物理极限,为延续摩尔定律,全球都在积极寻找着新型半导体材料,届时,新型芯片的制造会不会用EUV设备还是一个未知数。
鉴于这个情况,张钹教授指出,“中国芯”有两个破冰方向,第一:在传统硅基芯片领域进行追赶,继续保持对EUV等尖端制造设备的研发;第二:创新的研发下一代芯片,比如碳基、量子芯片、金刚石芯片等多种类型,至于最符合时代发展、最符合商业逻辑,一直没有确切的答案。
不过,眼看着3nm芯片的诞生越来越近,如果还无法确定出接下来的半导体发展方向,那么必然会出现技术断层。
为此,全球各大半导体巨头齐聚一堂,召开了IEEE国际芯片导线技术大会,经过几天激烈的讨论,终于有了定论:以石墨烯为材料的碳基芯片,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打破3nm物理极限、延续摩尔定律的2nm新型芯片。
值得强调的是,在imec所提出的多种延续摩尔定律的技术方法中,全部都需要用到碳元素“稳定、耐高温、易导电、易成型和机械加工”的特性,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石墨烯材料的可行性,同时也确定了碳基芯片在未来的地位。
在传统硅基芯片领域,我们由于起步晚,不得不依赖海外进口,才导致了如今的“卡脖子”局面。但是在新型碳基领域,全球的研发几乎是同时起跑,而我国在该领域不仅没有落后,而且还实现了领跑,中科院绝对是功不可没!
这里所说的就是中科院自主研发的8英寸石墨烯晶圆,在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外媒对中科院的研发成果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不管是尺寸或是性能,这款来自中国的8英寸石墨烯晶圆都处全球顶尖水准。
值得强调的是,在理论上,以石墨烯为材料制成的碳基芯片,不仅传输效率比硅基芯片更快、性能更高,而且易成型和机械加工的特性,决定了碳基芯片的制造无需用到复杂的EUV光刻设备。
国际上对于石墨烯材料的认可,证明了中国科学家们准确地超前布局眼光,而这也将会成为“中国芯”弯道超车的转折点。随着中国科学家们对碳基芯片的进一步研发以及落地商用,我们将再无求于ASML的EUV光刻机,中国科技产品也将彻底摆脱“卡脖子”的窘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