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的第三个春天,三四月份本该是阳光明媚,春游踏青的好时节,但今年的天气不但出现了“倒春寒”,全国多地也发生了疫情,不禁给春日里的人们带来丝丝寒意。下面就新冠病毒几个主要问题,做个资料性的以问答形式来进行解读。
一、新冠疫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从2019年12月19日开始的。当时武汉不少人出现了病毒性肺炎,且查找不出原因,直到2020年1月8日才终于确定是新型冠状病毒。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在人体中发现过,而且也没有什么药物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咳嗽的飞沫或者打喷嚏的飞沫来传播,如果和病人直接近距离接触过,也同样会被传染。其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但是,有证据显示,武汉并非是地球上最先出现新冠病毒的地区。2019年3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一研究小组在采集的废水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9月,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或已在意大利传播;11月27日,巴西一个市的废水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种迹象说明,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很早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只是当时人们没有对此重视。有一件事倒确实很反常,2019年7月份,美军最大的生化武器研发中心——德特里克堡生物基地被美国疾控中心调查并关闭。德特里克堡基地关闭不久附近地区还暴发了莫名其妙的“电子烟疾病”。
二、新冠爆发以来,在我国出现了几波大的疫情?
答:大的有5波疫情。所谓波,就是有高峰和低谷。第一波是武汉疫情,到次年3月上旬得到控制;第二波是输入病例引发的地方的局部传播,分别是4月、5月在绥芬河、舒兰等地;第三波是6月北京新发地发生聚集性疫情;第四波是7月在大连、乌鲁木齐等地发生的聚集性疫情。第五波是今年3月上海,除第一波疫情以外,后面的几起暴发疫情,都是局部的、聚集性的、小范围的。由于发现及时,控制有力,把疫情限制在了最小范围。
三、新冠肺炎成了人类面临的第一个冠状病毒大流行,到底意味着什么?
答:冠状病毒虽然有很多,但是引起世界关注的就只有三个:第一次是2003年的SARS,那时候还不是全球大流行,在其他国家基本没有传开,主要集中于华人。第二次MERS,就更局限了,主要集中于中东少数国家,病死率高,但是传播率弱,患病人数较少。第三次就是新冠肺炎,如今已在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传开,感染人数远远超过SARS,最终可能比SARS多一百倍都不止。
四,新冠疫情在中国是在走进尾声,还是进入了新的阶段?
答: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中国进入不了尾声。虽然第一阶段防治成功,那也只是阶段性胜利,现在是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d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我们不仅要跟其他国家站在一起共同作战,保护自己,帮助别人。同时,还要保持早发现早控制(即清零)的能力,还要做好预案,预防下次大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从目前全球疫情总体情况看,疫情仍将在较高位波动,呈现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之部分国家疫情反d,使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风险持续加大,并不存在走进尾声的问题。
五、为什么上海这次疫情会出现大面积爆发?
答:主要原因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不仅传播速度快,潜伏时间短 ,传播性更强,而且隐蔽性超惊人。另一个方面是:应急管理疏漏。在新冠病毒爆发以来的近三年时间里,我们跟新型冠状病毒进行了多次抗争,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死亡率也降低到了几乎为零的地步,可以说这些战绩是很了不起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我们自己,让我们轻视了新冠病毒植株的变异性,认为它不再像以前那样可怕,我们完全可以战胜它,所以,才导致了今天上海疫情的大爆发,教训是深刻的。
六、面对疫情,中国为何拒绝“躺平”?
答:西方的“躺平”,实质上是“失控”,是一种主观无能为力的表现,只好任其“自由发展”。但我们不行,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最新数据显示,还有超5000万老人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疫情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动态清零”,一旦形成规模性反d,医疗体系就会面临被击穿危险。这就不只是一个公共卫生事件,更是冲击群体心理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从短期来看,上海疫情会给上海经济社会、群众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但从一个国家、一个整体来看,局部地区、小部分人被管控,防止疫情扩散,换来的却是更大范围、更广泛的百姓正常生产生活,是更加宽松、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病毒再狡猾,只要坚持“动态清零”,疫情就不会出现总体失控的情况。
————
后记:在本世纪前20年中,冠状病毒已经出现了三次大流行,抵御冠状病毒感染已然成为了维护人类健康的一个新方向。这次新冠疫情,更像是在给科技界和医学界提出了一项人类需要共同应对的新挑战、新课题和新使命。最后在此提醒各位的是,大家对疫情的持续存在,既不能过度恐慌,也不能麻痹大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