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距离法则

闪光距离法则,第1张

闪光距离是什么

闪光灯距离,即闪光灯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即闪光灯的有效照射范围,通常以米为单位。它是影响闪光摄影感光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闪光灯的强度随距离而变化,变化规律是平方反比定律随着距离的增加,光线衰减的程度是距离平方的倒数,即距离和光圈的乘积等于闪光指数。比如索尼T7的闪光灯的工作距离是0.1-2.6m(广角),0.5-2.1m(长焦)。目前消费级数码相机的闪光灯有效距离约为0.5-5米,不同模式下的闪光灯有效距离略有不同。比如微拍的情况下,闪光灯的距离可以在1m以内。

使用内置闪光灯时,请注意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太近会导致曝光过度,太远会导致光线分布不均匀和曝光不足。灵敏度和闪光距离的关系如下闪光距离定律,即距离乘以2,灵敏度乘以4。例如,假设当灵敏度为100时,闪光灯的有效距离为5米。如果你需要闪光距离达到10米,你需要使用ISO400感光度。假设输出光量不变,距离越远,光量越弱。两倍的距离会变成1/2×1/2=1/4光量,三倍的距离会变成1/3×1/3=1/9光量,以此类推。用户最好查阅一下数码相机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一下内置闪光灯的应用范围,一般都能达到不错的效果。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微距拍摄,由于距离被摄体较近,此时内置闪光灯只会导致曝光过度,因此需要进行调光处理。


感光度和闪光距离之间的关系

调暗灯光是为了降低闪光灯的输出强度。你可以在数码相机里调整,但这还不够。光线还是很强。可以用手遮住闪光灯,注意手指要握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光照强度。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单纯用餐巾纸等软纸遮光,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光线变得柔和。变暗也会减少闪光灯的有效距离。

一般来说,拍摄夜景,尤其是拍摄远景时,不建议使用闪光灯。因为距离太远,闪光灯根本就不行。小光圈,长曝光,可以展现出很美的夜景。晚上拍人像一般都要用闪光灯。如果直接打开闪光灯拍人像,人被还原是正常的,但是后面的夜景太暗无法还原,这时候就需要使用慢闪功能了。慢闪会使用较长的快门时间,用闪光灯照亮拍摄对象,然后配合慢快门,保证背景也能显示出来。如果你的相机已经有慢闪功能,直接用就好了。如果没有,可以在手动模式下设置更长的曝光时间,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flash的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

什么是flash索引://product.pconline.com.cn/itbk/digital/DC/1107/2481894.html

什么是flash模式://product.pconline.com.cn/itbk/digital/SGD/1107/2481988.html

完整flash://product.pconline.com.cn/flash/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8121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8
下一篇 2022-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