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传感器选相机 通过传感器选相机方法

如何通过传感器选相机 通过传感器选相机方法,第1张

如何通过传感器选相机通过传感器选相机方法

如何通过传感器选择相机?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人们不得不求助于感觉器官。但是,人自身感觉器官的功能远远不够。为了适应这种情况,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面部特征的延伸,也称为电面部特征。那么,在选择带传感器的相机时,画幅大小有什么重要的呢?

问题1:框架尺寸有什么重要的?

首先,解释什么是图片&mdash&mdash对于数码相机,图片其实就是机身使用的图像传感器有效感光面积的大小。在业内,传统的35mm单片尺寸【约36mm&倍;24mm]为标准,称为全画幅[全幅];,大约等于这个尺寸的图像传感器是全画幅[全画幅]传感器。人们习惯称它比全画幅大中画、大幅面,多用于专业领域;民用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使用的传感器大多小于或等于全画幅。目前有1/2.3寸、1寸【尼康称CX画幅】、4/3画幅、APS-C画幅【尼康称DX画幅】等规格除了全画幅,它们的具体尺寸比例如下:

传感器如何选择相机边框尺寸?有什么意义?

画幅的不同会让相机在相同的焦距下呈现不同的视野。为了有一个统一的规格进行对比,业界以全画幅为基准,标注非全画幅相机等效焦距;公式为:等效焦距=物理焦距&倍;等效切割系数【上图中已经标注了每个框架规格对应的系数】。其实这个系数也可以用来换算等效模糊能力,以此来说明边框对模糊效果的影响。比如一个尼康1卡口镜头:1尼克尔32mmf/1.2,它的物理焦距和最大光圈都是32mm,f/1.2。因为这个系统的转换系数是2.7,这就意味着当镜头使用最大光圈时,可以在全画幅中获得大致相当于86.4mm[32x2.7]焦距和f/3.24[1.2x2.7]光圈的视野和虚像。

帧的大小也与图像质量有关。按照传统观点,大成像面积的优势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在传感器上容纳相对更多的像素,以增强图像的输出分辨率;第二,通过限制像素总数,单个像素可以占据更大的面积【保持更大的像素间距】,从而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获得相对更好的画质。新的观点是,传感器上相对密集的像素排列会导致高感光度下的噪点增加,但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噪点也会变小。另外,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超高像素带来的噪点不会影响图像的整体视觉效果,但对镜头的分辨率要求更高。

综合来看,如果追求画质,选择更大的画幅应该是相对安全的方案;但很明显,感光面积大只能说明先天条件好吧,实际效果取决于厂商的技术水平;数码影像发展到今天,后天设计能力对最终图像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某些情况下,框架的优势确实会带来更好的细节表现和高纯度;但是,在一些比较中,也出现了底部Than迪达更好成像的反例,“ldquo底圈杀了人观点明显不完整。

问题二: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应该选择哪种画幅?

了解了以上常识之后,面对不同的规格,应该如何做出选择?这个要结合自己喜欢的产品类型来考虑&mdash&mdash如果决定购买新一代数码单反或者单电,目前只能在全画幅或者APS-C之间选择;如果决定买微单【包括准侧轴】,暂时拿不到全幅,可以在1寸、4/3幅面、APS-C幅面等规格中选择。

全画幅看起来很吸引人:一方面,无论是高像素的高分辨率路线,还是高感光度路线,全画幅传感器感光面积的先天优势都能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作为各大品牌的高端形象代表,厂商搭载的传感器应该能代表当时的高水平。但目前全画幅的可换镜头相机也有两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首先,机身普遍笨重【徕卡M系列除外】,镜头重量对用户来说是很大的身体负担;其次,价格比较贵,即使是入门级的机身也要上万元。虽然过去一直亲民,但这个价格门槛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有些高。如果你愿意一步,并且不介意以上两点,那么直接上全幅就是一个简单有效的购买方案;但是,我们要善意的提醒你&mdash&mdash归根结底,摄影是一门光影艺术。很多时候,光线条件和参数的调节比设备的档次更重要。如果你认为拥有一部全画幅就等于拍出一部好电影,结果可能会让你失望。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在使用4/3画幅和APS-C画幅传感器的新一代产品中,很多机型都可以在便携性和画质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具有更好的性价比。

问题三:3:DxOMark的图像传感器评分可靠吗?

作为消费者,我当然想知道不同相机的画质水平,而法国图像处理软件公司DXO发布的DxOMark榜单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比较的方式。DxO不考虑不同传感器分辨率指标的差异,从色深、动态范围、低照度ISO三个方面对数码相机的画质进行测试,形成可以相互比较的量化数据。合成后,给出每个产品的总分。随着这份榜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几乎每一款重量级新数码相机的DxOMark评分都会引起粉丝的热议。同时也伴随着各种论调。比如佳能的产品在DxOMark的评价体系中普遍得到低分,让很多人质疑DxO的公正性。那么DxOMark的评级和排名可靠吗?

有一点很重要&mdash&mdashDxOMark的测试基于RAW格式,而不是JPG格式。这意味着测试中使用的图像数据没有经过相机的数字图像处理器,也没有经过降噪、数据压缩等后期处理,因此更能反映相机中使用的图像传感器的成像水平。如果选择JPG输出,那么最终的画质也与降噪和压缩算法有关,画面的清晰度和色调也会发生变化。DxOMark的考虑中没有包括这些因素,说明其测试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入门级消费者没必要把DxOMark的评分结果作为购买的绝对依据。毕竟大部分用户选择的是JPG直出模式而不是RAW格式,机器中的数字图像处理对照片最终输出效果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高感光度和降噪方面。当然,传感器质量对成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DxOMark的定量测试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但也应该眼见为实&mdash&mdash判断相机的成像质量、色彩表现等。通过JPGdirect格式的实拍样品满足自己的要求。相比之下,国外另一家著名形象测评网站DPReview的器材测评更全面,产品测评参考价值更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814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8
下一篇 2022-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