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滴答时间),英特尔处理器工艺进入32纳米时代。2010年,在TOCK时间,英特尔推出了名为SandyBridge的处理器,采用32nm工艺。SandyBridge(原名Gesher)是Nehalem的继任者,也是其技术的升级版,从45nm发展到32nm。SandyBridge将有一个八核版本,L2缓存仍将是512KB,但L3缓存将扩展到16MB。SandyBridge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加入了游戏插桩AVX(AdvancedVectorsExtensions)技术,也就是以前的VSSE。英特尔声称,使用AVX技术的矩阵计算将比SSE技术快90%。其重要性堪比1999年PentiumIII引入上证所。
从高层次的角度来看,SNB架构只是一种进化,但如果你看看自Nehalem/Westmere以来晶体管变化的规模,它绝对是一场革命。Core2引入了一个名为LoopFlowDetector(LSD)的逻辑块,它会在检测到CPU执行软件循环时关闭分支预测器和预取/解码引擎,然后通过自己的微 *** 作提供给执行单元。这种方法通过在循环执行期间关闭前端来节省功耗并提高性能。
在SNB中,增加了一个微指令缓冲区,用于指令解码期间的临时存储。这里没有严格的算法。只要指令被解码,就会被放入缓存。当硬件获取一条新指令时,它将首先检查它是否存在于微指令高速缓存中。如果是这样,缓存将服务于其余的管道,前端将被关闭。硬件解码是x86流水线中非常复杂的一部分,关闭它可以节省很多功耗。如果这项技术也能引入到Atom处理器架构中,无疑会受益匪浅。
这个缓存是直接映射的,可以存储1.5K左右的微指令,相当于6KB的指令缓存。它位于一级指令缓存中,大部分程序的命中率可以达到80%左右,带宽比一级指令缓存更高更稳定。真正的一级指令和数据缓存没变,还是32KB,总共64KB。
这看起来有点像奔腾4的tracecache,但最大的区别是它不缓存trace,而更像一个指令缓存,它存储的是微指令,而不是x86指令(宏 *** 作)。
沙质桥的优点:
1.前端
2.物理寄存器文件(PRF)及其实现改进
3.环形总线和三级高速缓存
4.系统助理
5.整合图形核心。
6.媒体引擎
7.新一代涡轮增压
沙桥特色:
1.更宽的向量运算:从128位增加到256位,并保持向后兼容。
2.增强的数据重排:单个 *** 作可以同时处理八个32位数据。
3.支持三个 *** 作数和四个 *** 作数,非破坏性语法。
4.灵活访问地址没有对齐。
5.可扩展新 *** 作码
6.更强大的集成显示核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