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平台?边缘计算?MQTT传输协议?

什么是物联网平台?边缘计算?MQTT传输协议?,第1张

物联网平台为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连接通信能力,向下连接海量设备,支撑设备数据采集上云;向上提供云端API,指令数据通过API调用下发至设备端,实现远程控制。

物联网平台也提供了其他增值能力,如设备管理、规则引擎、数据分析、边缘计算等,为各类IoT场景和行业开发者赋能。

如下是共享单车基于物联网平台的解决方案。
物联网平台提供边缘计算能力,支持在离设备最近的位置构建边缘计算节点处理设备数据。

在断网或弱网情况下,边缘计算可缓存设备数据,网络恢复后,自动将数据同步至云端。

提供多种业务逻辑的开发和运行框架,包括场景联动、函数计算和流式计算,各框架均支持云端开发、动态部署。

边缘计算能力允许在最靠近设备的地方构建边缘计算节点,过滤清洗设备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物联网应用可广泛应用于:智能生活、智能工业、智能楼宇、环境保护、农业水利、能源监控等环境。计算平台主要涉及:

开发者使用设备接入SDK,将非标设备转换成标准物模型,就近接入网关,从而实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设备连接到网关后,网关可以实现设备数据的采集、流转、存储、分析和上报设备数据至云端,同时网关提供规则引擎、函数计算引擎,方便场景编排和业务扩展。

设备数据上传云端后,可以结合云功能,如大数据、AI学习等,通过标准API接口,实现更多功能和应用。

物联网 (IoT) 设备必须连接互联网。通过连接到互联网,设备就能相互协作,以及与后端服务协同工作。互联网的基础网络协议是 TCP/IP。MQTT(Message Queue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是基于 TCP/IP 协议栈而构建的,已成为 IoT 通信的标准。

近些年,因为有着托普云农一直在研究制造各种仪器。通过该仪器可以了解作物的生长使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的,如何检测是农户们所要考虑的,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随着更多的智能化的系统,能够与帮助仪器更好的检测农业生产和种植。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能够全面提高病虫害的监测和控制吸引信息化工作水平,同时可以忙足病虫害调查数据信息的系统化采集、统计、分析、发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保证作物的高产量、高品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的主要作用。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够为模型和系统开发提供指导。作物病害预警的概念起源于 植物病害流行学,经历了从警报系统到预警系统的转变。病害预警的基本逻辑过程,包括从明确警义、监测警兆、追溯警源、预报警情以及排除警情。制作预警指标 体系可以为全面分析病害流行问题和研究病害流行预警模型提供参考。提出以经典预警方法为基础,以新预警方法为逻辑框架,以现代预警方法为关键技术,构建温室蔬菜病害预警体系基本框架。在该体系指导下建立的预警模型和系统,能够为作物病菌初侵染预警提供决策支持。随着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的应用会更加的广泛,同时也更加具有实用价值和研究的意义。
病虫害预警专用软件的主要功能:
数据录入。
数据校对。
数据查询。
数据汇总。
公共数据导入。
本县数据导出。
字典表。
系统维护。

数字孪生平台是一个物联网(IoT)平台,使您能够创建现实世界的事物、地点、业务流程和人员的数字表示。

其实,易云维®的工厂iFMCS厂务监控系统是一个BIM+IOT数字孪生技术为依托的物联网平台;官方又叫工厂运维智能管理云平台,是数字孪生平台;已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号2020SR1790844),由能迪科技集团旗下广州能迪云服务科技有限公司登记注册,能迪科技运营;它是包括变配电子系统、给排水子系统、空压子系统、通风子系统、制冷子系统、空调子系统、智能照明子系统、电梯系统等集监测、计量、控制、管理于一体的设备管理系统;以及具有工厂三维可视化、ERP管理、生产管理、能耗管理、安防管理、环境管理、智能运维等功能的物联网平台;可实现个设备子系统的远程集中监控,提高各子系统负荷随动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各子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升生产管理能效;通过能源消耗统计、分析,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为企业打造全厂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工厂。目前已经在三诺生物iPOCT产业园、海天调味食品、广东览讯冷却塔工厂等这些行业标杆企业应用多年。

物联网监控往往由终端监控设备、无线数据发送模块、后台处理监控系统三块组成。
物联网 本身是指通过现代信息网络使物体与物体连接更紧密,物联网的本质仍是互联网。
物联网的运用非常广,比如对车辆的监控、对普通机电设备的监控、再比如日常我们使用的POS机等等都属于物联网范畴。

小米打造的中国乃至全球的物联网平台,简称miot。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

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起源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

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

同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224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